通身是眼见不及,遍身是耳闻不彻。
通身是口说不著,通身是心鉴不出。
直饶尽大地明得,无丝毫透漏。
犹在半途,据令全提。
域中日月纵横挂,一亘晴空万古春。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诗,主要描述了修行者的悟道过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部分:通身是眼见不及

  • 关键词:眼见、不及
  • 注释:这里表达了一种无法用肉眼看见真相的状态。修行者通过内观和禅定,超越了肉眼所能触及的境界。
  • 赏析:这两句诗强调了修行者对于外界现象的超越性,他们能够洞察到那些普通人难以察觉的事物。

第二部分:遍身是耳闻不彻

  • 关键词:耳闻、不彻
  • 注释:虽然耳朵能够听到声音,但声音背后的本质和意义却是难以完全把握的。这里的“不彻”意味着声音背后的意义是无法完全理解的。
  • 赏析: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修行者在听觉上的超越,他们的感官体验超越了常人,能够触及更深的精神层面。

第三部分:通身是口说不著

  • 关键词:口说、不着
  • 注释:通过言语表达往往无法达到真正的理解和领悟。这里的“不着”意味着言语无法触及事物的本质。
  • 赏析:这两句诗反映了修行者在言语表达上的局限性,他们试图用言语来描述内心的感受,但最终还是无法完全表达出来。

第四部分:通身是心鉴不出

  • 关键词:心鉴、不出
  • 注释:内心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事物的真实面貌。然而,修行者的心镜却无法完全照见一切。
  • 赏析:这两句诗揭示了修行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们在努力寻找内心的真实面貌,但最终仍然无法完全看清。

第五部分:直饶尽大地明得

  • 关键词:直饶、大地明得
  • 注释:尽管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事物都能被彻底理解。这里的“大地明得”可能是指世界的表象是清晰明了的,但深层的含义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 赏析:这一句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认知上的悖论,即外在的世界虽然看似明亮,但其本质和内涵仍需要深入探索才能完全理解。

第六部分:无丝毫透漏

  • 关键词:透漏
  • 注释:这里强调了修行者对于知识的掌握是全面而深入的,没有遗漏。
  • 赏析:这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强调了修行者对于知识的追求是全面而深入的,没有任何一部分是被忽视或遗漏的。

第七部分:犹在半途,据令全提

  • 关键词:半途、据令、全提
  • 注释:尽管已经取得了某种成就,但修行者仍需继续前进,追求更高的境界。这里的“据令全提”可能是指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需继续努力提升。
  • 赏析:这一句可能是在强调修行者的持续努力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性。即使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也要保持谦逊,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第八部分:域中日月纵横挂

  • 关键词:域中、日月、纵横挂
  • 注释:这里的“域中”可能是指修行的领域或范围,而“日月”则是比喻时间的概念。纵横挂表示时间的流动不息,象征着修行者在时间中的不断成长和变化。
  • 赏析:这一句可能是在描绘修行者在时间长河中的不断成长和变化的过程。修行者如同日月一样,不断经历时间的流逝,但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升华和完善。

第九部分:一亘晴空万古春

  • 关键词:一亘、晴空、万古春
  • 注释:这里的“一亘”可能是指连绵不断的意象,而“晴空”则象征广阔的视野和无限的可能。万古春表示无论经过多少年岁,春天始终存在,象征着永恒的生命力和希望。
  • 赏析:这一句可能是在强调修行者的永恒追求和对生命的积极态度。无论经历多少岁月变迁,修行者都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永恒的生命力和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