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孤峰独宿,目视云霄。
虽则不埋没宗风,无乃太高生。
一向十字路口,土面灰头,利物应机。
虽则埋没自己,无乃太屈辱生。
况明悟之士,顶门具眼,肘后有符。
出没卷舒,得大自在。
动若浮云,止犹谷神。
或可以孤峰独宿,不碍土面灰头。
或土面灰头,不碍孤峰独宿。
恁么中有不恁么,不恁么中却有恁么。
瑞气逢嘉运,灵苗触处春。
偈五十三首 其五十一
一向孤峰独宿,目视云霄。
【注释】一向:始终。
【赏析】本诗是《偈五十三首》之五十一,全诗以山为喻,以“孤峰”自比,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定的志向和抱负。
虽则不埋没宗风,无乃太高生。
【注释】虽则:即使。
【赏析】此句意指,虽然自己没有完全融入或继承前人的学说或风格中,但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并没有使自己失去价值和意义。”无乃”即”岂不”,表示反问。
一向十字路口,土面灰头,利物应机。
【注释】一向:始终。
【赏析】这里用十字路口作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面临的各种选择和抉择。”土面灰头”形容诗人面对现实生活时的态度和态度,既脚踏实地,又不失远见。”利物应机”则暗示了诗人善于把握时机和机遇的能力。
虽则埋没自己,无乃太屈辱生。
【注释】虽则:即使。
【赏析】这句诗表明诗人并不甘于默默无闻、被人忽视的生活状态,而是渴望能够有所作为、得到认可和尊重。”无乃”即”岂不是”,表示反问。
况明悟之士,顶门具眼,肘后有符。
【注释】况:更、还。
【赏析】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才华和智慧,认为自己具备洞察事物本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和自信。”顶门具眼”形容诗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肘后有符”则暗示了诗人拥有某种特殊的身份或地位,能够左右局势并影响他人。
出没卷舒,得大自在。
【注释】出没:变化多端。
【赏析】这里的”出没”和”卷舒”都是形容事物变化无常、难以捉摸的意思。诗人认为,只有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不断变化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自在。
动若浮云,止犹谷神。
【注释】动若:行动起来像浮云般飘渺不定。
【赏析】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动若浮云”意味着诗人能够灵活变通、适应环境;”止犹谷神”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沉稳。这种内外兼修的品质使诗人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本色和尊严。
或可以孤峰独宿,不碍土面灰头。
【赏析】这句话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和升华,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生活的理解和认同。即使独自面对困境和挑战,也能够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不被外界所动摇。
或土面灰头,不碍孤峰独宿。
【赏析】与上句相呼应,这一句同样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处境和境遇的包容和接纳。即使在遭受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也要保持自己的本色和尊严,不被外界所左右。
恁么中有不恁么,不恁么中却有恁么。
【赏析】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禅宗意味的诗歌,它通过对“恁么”和“不恁么”的对比和对话,表达了一种超越常规思维、追求更高境界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展现出了诗人的独特魅力和智慧。
灵苗触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