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末后句,未举先分付。
生也何曾生,死也何曾死。

【注释】

南山:指终南山,山名,在长安城南。末后句:结尾的这一句诗。未举先分付:没有说出口就提前交代了。生也何曾生:活着的时候又何尝不是死了的呢?死也何曾死:死去了又何尝不是活着的呢?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时年李白42岁,诗人因被“赐金放还”而赋此诗。这首诗是一首抒情哲理诗,以生死问题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对死亡的理解以及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

首句“辞世颂”,点明主旨。作者通过写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珍视与对死亡的豁达理解,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次句“未举先分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接受。他明白,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可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因此只能坦然面对,并把命运的安排提前告知自己。

第三句“生也何曾生,死也何曾死”,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人生在世,无论活得多么充实,多么辉煌,最终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同样,即使死亡来临,也不必过于惊慌或畏惧,因为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短暂的旅行,死后又会回归到自然之中。

这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死亡和人生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