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杖亲携挂翠缨,徘徊常绕玉阶行。
转身就父无标的,拈却花冠不得名。
【注释】
1.宝杖:即手杖。
2.亲携:亲手拿着。
3.挂翠缨:挂着翠羽制成的装饰带。
4.徘徊:来回走动。
5.玉阶:玉石砌成的台阶。
6.转身就父无标:转身面对父亲时,却找不到任何标志。
7.拈却花冠不得名:摘下头上的花冠,也得不到好名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宝杖来表达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宝杖亲携挂翠缨”,写自己亲自带着一根宝杖,并在上面挂着翠色的装饰带子。“宝杖”指的是手杖,在古代是身份尊贵的人用来拄拐行走的,象征着地位和权力。
“徘徊常绕玉阶行”,说经常在玉石砌成的台阶上徘徊行走。这表现出了诗人对父亲的深深思念,因为父亲曾经是那样的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转身就父无标”,意思是说当自己转身面对父亲的时候,却没有找到任何可以象征他的身份的标志。这里暗示了诗人与父亲之间关系的微妙和复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父亲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拈却花冠不得名”,意味着摘下头上的花冠,也得不到一个好名字。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对父亲身份的敬仰。同时,这也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失落感和困惑,因为他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来形容他对父亲的思念和敬意。
这首诗以咏物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通过描绘宝杖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父亲身份的敬仰和对父亲离去的哀思。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