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举古,直是希奇。
口堪吃饭,少有人知。
诸禅老,莫迟疑,一饱自然忘百饥。
这首诗的译文是:白云高耸入云,实在是稀罕而奇特的事情。
嘴里能吃饭,却很少有知道它的人。
诸禅老,不要迟疑,一餐饱食自然能忘掉了百餐的饥饿。
注释和赏析如下:
白云举古,直是希奇。
注释: 白云高耸入云,真是稀奇罕见。
赏析: 诗人以白云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叹之情。在古代文学中,白云往往被赋予了超然物外、高洁脱俗的品格,因此诗人用“希奇”来形容白云,既表现了其罕见性,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现象的赞美。口堪吃饭,少有人知。
注释: 嘴可以吃东西,却很少有人知道。
赏析: 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无知和漠视。在古人的观念中,自然界的事物往往是神秘的,需要通过学习和探索才能了解。诗人用“口堪吃饭”这一比喻,暗示了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尚浅,而“少有人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无知状态的不满和批判。诸禅老,莫迟疑,一饱自然忘百饥。
注释: 诸位禅僧,不要迟疑,一餐吃饱自然能忘掉了百餐的饥饿。
赏析: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整首诗的主题思想。这里的“诸禅老”指的是僧人,他们通常以修行、静坐为主,远离尘世的喧嚣和诱惑。诗人鼓励这些僧人不要因为短暂的贪欲而忘记了修行的初衷,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感。同时,这句话也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即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只有把握住当下,才能真正地实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