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眼觑不得,祖师提不起。
石裂崖崩,掀翻到底。
不风流处更风流,也是波斯入闹市。

【注释】

偈颂:佛教中一种诗歌形式,是佛教寺院中僧人念诵佛经时所配的赞歌。

偈:诗篇、诗章。

颂:歌颂的意思。

一百二十三首:指《佛说阿弥陀经》中的一百零二个譬喻。

其七十一:指该诗的第71首。

佛眼觑不得:佛的眼睛看不清楚事物。

祖师提不起:祖师也看不见。

石裂崖崩:山石破裂,山崖崩塌。

掀翻到底:彻底地推翻。

不风流处更风流:在最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却更显得风雅潇洒。

波斯入闹市:波斯人进入繁华喧闹的城市。

【赏析】

“佛眼觑不得,祖师提不起”,这两句是写佛眼和祖师都看不到,但诗人却看得清清楚楚。从字面上看,似乎有些玄虚。但仔细推敲,却别有洞天。佛眼虽然能洞察一切,但却无法透视到事物的真相。因为真相总是隐藏在假象的背后,只有那些能够透过假象看透本质的人,才能真正看清真相。而祖师虽能洞察世事,却也无法看透世间万象的真实面目。因为万象背后,还有万象,层层叠叠,无穷无尽。所以佛眼和祖师都无法看到事物的真相。然而诗人却能够看得很明白,因为他能够超越表象,直击事物的本质。

“石裂崖崩,掀翻到底”,这两句话是说山石裂开,崖顶崩塌,最终被彻底地推倒。这里的“石裂”和“崖崩”都是表面现象,而“掀翻到底”则是深层原因。表面的石裂和崖崩,只是表象,而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内部结构的破裂。就像一个人的表面行为和态度,可能只是一时的表现,但内在的思想和信念才是决定他行为和态度的根本因素。因此,要真正看清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的表面表现,还要深入探究他的内在思想。

“不风流处更风流”,这一句话是说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却更显得风流倜傥。这里的“风流”是指风度和才华,而“更风流”则是指在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却更显得风流倜傥。这种风流并不是刻意追求,而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它不是刻意炫耀自己的才华或风采,而是以一种谦逊的态度,默默地展示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华。

“也是波斯入闹市”,这一句话是说波斯人进入繁华喧闹的城市。波斯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有过许多辉煌的成就。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波斯国也逐渐衰落,最终成为了一个小国家。然而尽管如此,波斯人仍然热爱自己的国家,愿意为了国家的荣誉和尊严而努力奋斗。他们虽然身处闹市之中,却依然保持着优雅的气质和风度,不卑不亢地生活着。

这首诗通过对一些表面现象的揭示,引导人们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它告诉我们,不要被事物的表象迷惑,要深入观察事物的本质,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同时,它也教导我们要有一颗谦虚的心,不要炫耀自己的才华或风采,而是要以一种低调的方式,默默地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