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即全是,非即全非。
大用现前,携手同归,不知犹自涉离微。
【注释】是即:既是。全是:无缺。非即:无缺。
大用现前:指佛法的真谛。
携手同归:指悟道之后,与佛同归于尽。
不知:不晓。
犹自涉离微:仍然要经历微小的差别。
【赏析】《坛经》中记载了六祖惠能的一段公案,其中提到:“若有人问汝向西来意作什么,底事会得输输去?若有人问我:东方人住中国者有几人?西方人住中国者有几人?东方人住西方者有几人?中国人种树者有几个?外国人种树者有几个?”这些问答看似玄奥难解,其实都是关于禅宗“不立文字”的公案。在这首诗中,“是即全是,非即全非”一句便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这里的“是”和“非”并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是对事物的描述或判断。当我们说某个东西是全时,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任何残缺;同样地,当我们说某个东西非全时,也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任何完整之处。这就是禅宗所强调的“不立文字”的精神。在这首诗中,“大用现前”指的是佛法的真谛。当我们领悟到了佛法的真谛之后,就会与佛同归于尽,不再有生死轮回的烦恼。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经历微小的差别,但这些都是正常的,因为一切都是相对存在的。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禅宗公案的解读,表达了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禅宗对于生死、是非、善恶等问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