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得出不得,定从何处起。
文殊往梵天,罔明轻弹指。
乘流即行,遇坎即止。
君不见虚筑防胡万里城,不知祸起萧墙里。
出得出不得,定从何处起。
文殊往梵天,罔明轻弹指。
乘流即行,遇坎即止。
君不见虚筑防胡万里城,不知祸起萧墙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纷扰的思考和警示。诗中的“乘流即行,遇坎即止”寓意着在人生的道路上,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陷入困境。而“虚筑防胡万里城,不知祸起萧墙里”则揭示了人们往往因为过于自信而忽视潜在的危险,最终导致灾难的发生。
“出得出不得,定从何处起”这一诗句,表达了人生道路中的一种困惑和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源于我们无法预测命运的起伏和转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文殊往梵天,罔明轻弹指”这一诗句,运用了佛教典故来表达诗人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这里的“文殊”指的是佛教中的文殊菩萨,而“梵天”则是佛教中的天界。诗句中的“罔明轻弹指”则形象地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情景,象征着智慧和觉悟。
“君不见虚筑防胡万里城,不知祸起萧墙里”这一诗句,则以历史典故为引,提醒人们要有防范之心,警惕内部的危险。这句诗借用了历史上秦朝修筑万里长城以防御匈奴的故事,但讽刺的是,这座长城并未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了内乱和灭亡的起点。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佛法信仰的阐述以及对历史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