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得后便休休,茅屋青灯百不求。
遮眼谩将黄卷展,不风流处却风流。
【注释】
古人得后便休休:古人,指禅师。休休,闲适、恬静。
茅屋青灯百不求:茅屋,茅草屋顶的房子。青灯,即油灯。百求,指一百次请求。
遮眼谩将黄卷展:遮眼,掩住眼睛,形容不认真阅读。黄卷,古代用黄色纸书写的经文、书籍等。
不风流处却风流:风流,风度翩翩,有文采。
【赏析】
这首《示襄禅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是一首七言绝句。
诗的首句“古人得后便休休”,写一个得道高僧在世时的生活状况。他过着清贫而悠闲的生活,与尘世断绝了往来。这里的“休休”就是“逍遥自在”的意思,表示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超脱。
第二句“茅屋青灯百不求”,描绘了他隐居山间的生活环境。这里用“茅屋青灯”来象征他的简朴生活,用“百不求”来表达他对于名利财富的淡漠态度。这句诗既表达了他对物质追求的淡薄,也反映了他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第三句“遮眼谩将黄卷展”,写他读书学习的情景。这里用了“遮眼”这个词来形容他阅读时的专注程度。他用“黄卷”来代表他所读的书籍,而“展”则表明他是认真地翻开书本进行阅读的。这句诗既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学问的尊重和热爱。
最后一句“不风流处却风流”,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洒脱和超然。这里的“风流”原本是指人的风度翩翩、有文采,但在这里却被用来比喻禅师的高尚品格和超凡脱俗的境界。这句诗既表达了对禅师人格魅力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对修行过程中的一种超越和升华。
这首诗通过对禅师生活状态的描述和对其行为举止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理念。同时,它也展示了禅师的高尚品格和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