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盆打破化为尘,始是撑天拄地人。
举世只言身是幻,不知谁是幻中人。
砂盆打破化为尘,始是撑天拄地人。
举世只言身是幻,不知谁是幻中人。
诗句解释与分析:
“砂盆打破化为尘”:这里用砂盆的破碎比喻世事的无常和变化,砂与土的结合象征着物质世界的短暂与虚无。
“始是撑天拄地人”:诗人在这里强调自己的坚持和毅力,如同支撑天地的柱石,表明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她都坚守初心,不屈不挠。
“举世只言身是幻”:表达了对世间纷纷扰扰的批评,认为人们往往只见表象而忽略了本质,将个人视为虚幻的存在。
“不知谁是幻中人”:诗人提出疑问,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幻”的含义,或者只是在不断的幻想之中,没有意识到真实的自我。
“谁识虚空妙相”:这句话进一步揭示了对真理的追求,强调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才能认识到宇宙间存在的真正意义与奥秘。
“何处真修证”:指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应当找到属于自己的修行之地,通过实际行动去体验和证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物质世界和个人存在意义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哲学探索。诗中的“砂盆”,不仅仅是物质的象征,更是一种象征手法,代表着人生中的种种遭遇和变化。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学观点——生命的意义在于坚持和不懈的追求。
诗人还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那就是我们是否真的能够看清自己所处的世界,以及我们的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是什么。这个问题引人深思,促使读者去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结语:
此诗不仅是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一种哲理性探讨,也是对其修行过程中的一种自我反思。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宇宙以及人类本质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