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为香而死,龟以灵故焦。
既为世所用,忧患无门逃。
名高谤之本,财聚祸之苗。
三怨粗能免,世无孙叔敖。

《拟寒山寺·麝为香而死,龟以灵故焦。既为世所用,忧患无门逃。名高谤之本,财聚祸之苗。三怨粗能免,世无孙叔敖》是唐代僧人寒山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第一句:“麝为香而死,龟以灵故焦。”
  • 注释:麝因为香气而被杀死,而龟因为其神力而焦灼不堪。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麝和龟的命运,表达了一种物我两伤的情感。麝的死是因为它的香气被人们所喜爱,而龟的焦灼则是因为它的神力被人所畏惧。这种对比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 第二句:“既为世所用,忧患无门逃。”
  • 注释:即使被世人所用,也无处可以逃避忧愁和苦难。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无常的感慨。尽管人们可能利用了麝和龟,但它们仍然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只能在忧愁和困境中挣扎。
  • 第三句:“名高谤之本,财聚祸之苗。”
  • 注释:名誉越高,诽谤的根源就越深;财富越多,灾祸的种子也就越多。
  •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一个道理:名利双收往往伴随着更大的风险和不幸。名誉的提升往往带来更多的关注和攻击,而财富的积累则可能预示着灾难的降临。
  • 第四句:“三怨粗能免,世无孙叔敖。”
  • 注释:如果能避免这三种怨恨,那么世上就没有孙叔敖这样的人了。
  • 赏析:这里的“三怨”指的是三种常见的抱怨或不满情绪,分别是嫉妒、贪婪和愤怒。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希望人们能够远离这些负面情绪,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环境。

这首诗通过对麝和龟命运的描述,以及对人类行为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对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反思,也是一种对于道德、名誉和财富价值的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