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闻雷开,还有耳么。
葵花随日转,还有眼么。
社桑知天风,还有心么。
海水知天寒,还有意么。
无情之物,尚自知时。
多少衲僧,一向瞌睡。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芭蕉、葵花、社桑和海水等无生命之物的描绘,寓意深刻。

芭蕉闻雷开,还有耳么。
芭蕉在听到雷声后会张开,那么它是否还有耳朵?这里的“雷”是指自然界的声音,象征着生命的觉醒和感知。

葵花随日转,还有眼么。
向日葵随着太阳转,那么它是否还有眼睛?这里的“日”指的是光明和温暖,象征生命的活力和追求光明的欲望。

社桑知天风,还有心么。
社桑树知道天风的变化,那么它是否还有心灵?这里的“天风”是指大自然的风,象征着生命的感知和变化。

海水知天寒,还有意么。
海水知道天气寒冷,那么它是否还有意愿?这里的“天寒”是指自然的冷气,象征生命的适应性和坚韧。

无情之物,尚自知时。
没有感情的事物,还会知道时间吗?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越人类情感的哲理,认为即使是无情的事物,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多少衲僧,一向瞌睡。
多少和尚(禅宗僧侣)总是昏昏欲睡,这里用“瞌睡”来形容和尚的状态,暗示了禅宗的静坐冥想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四种无生命之物(芭蕉、葵花、社桑、海水)对外界变化的感应和反应,寓意深刻地表达了生命的本质和特点。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将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心境和行为相联系,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境界。同时,也反映了禅宗对于生死、是非、得失等观念的独特理解和实践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