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下逢僧深问讯,门前遇客要相呼。
出家使态宜谦让,莫似愚人礼数无。
资福训童行颂,其十三
廊下逢僧深问讯,门前遇客要相呼。
出家使态宜谦让,莫似愚人礼数无。
注释:在走廊里遇见僧人时,应当深表问候;在门口碰到客人时,应该主动去打招呼。
出家使态宜谦让,
意思是出家人的举止态度应该谦虚有礼。
莫似愚人礼数无:不要像那些愚蠢的人一样不懂得这些礼节。
廊下逢僧深问讯,门前遇客要相呼。
出家使态宜谦让,莫似愚人礼数无。
资福训童行颂,其十三
廊下逢僧深问讯,门前遇客要相呼。
出家使态宜谦让,莫似愚人礼数无。
注释:在走廊里遇见僧人时,应当深表问候;在门口碰到客人时,应该主动去打招呼。
出家使态宜谦让,
意思是出家人的举止态度应该谦虚有礼。
莫似愚人礼数无:不要像那些愚蠢的人一样不懂得这些礼节。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 月印禅师 《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五收录了一篇名为“慧林历代禅师真赞”的文献,其中提到:“月印禅师。大中二年八月十五日圆寂。”这首诗就是为月印禅师所作。 月印禅师是唐代禅宗高僧。他的法号是明觉禅师(651~742),俗姓李,出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第四十三代祖师。他曾任南岳寺主持,后被追封为“慧林禅师”和“大慈禅师”。月印禅师在南岳寺期间,以禅悟、教化、讲经
诗句 1.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 佛陀逊禅师”:这句是题目,表明接下来的内容是对佛陀逊禅师的颂扬和介绍。 2. “转方作圆,辉今耀昔。龙袖三关,金锤一击。”:描述了佛陀逊禅师的修行成就和对佛法的贡献。 3. “五十馀年,胁不至席。”:表达了佛陀逊禅师长时间的修行和教化,即使有五十多年的时间,他依然能够保持谦恭的态度。 4. “逆鳞句,阿谁识,生死观来如戏剧。”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佛光正禅师的诗,通过描绘禅师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仰之情。 诗句解释: 1. “炟赫佛光,逆顺无碍。” - 炟赫: 意为光明灿烂、显赫。 - 佛光: 指佛教中佛陀的智慧光芒。 - 逆顺无碍: 形容禅师在面对各种情况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 关键词注释: 炟赫 - 光明而显赫;佛光 - 代表佛法的光辉;逆顺无碍 -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安宁。 2.
诗句“只是旧时行李处,等闲举著便郩讹”出自宋代僧人释怀深的作品《偈二首 其一》。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夜来一阵狂风起,吹落桃花知几多。 只是旧时行李处,等闲举著便郩讹。 2. 诗句解析: - 夜来一阵狂风起:这句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狂风突然而起,带来了一种突发的、猛烈的自然力量。 - 吹落桃花知几多:描述了狂风如何无情地摧残了树上的桃花,暗示了自然的无常和人的生命脆弱。
诗句释义: 1. “因风便作海门居”:在风的引导下,慈受和尚选择在海门前定居。这可能象征着他的修行或隐居。 2. “钓尽波澜未见鱼”:尽管努力,却始终未能钓到鱼,意味着他追求的目标或理想似乎遥不可及。 3. “水冷云寒归未得”:水冷、云寒,形容环境艰苦,但他还未能找到回家的方式,暗示他的困境和挑战。 4. “笑看新月上珊瑚”:面对困难,他依然保持乐观,看着新月照耀下的珊瑚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 觉海冲禅师 言简理直,道高德重。 无妄谈笑,无妄迎送。 衲子入门,毛发耸动。 密密处,莫能观,倚天灵刃照人寒。 注释: 1.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这是对禅宗历史上的某位禅师的赞美之词。 2. 觉海冲禅师:这是对觉海冲禅师的尊称。 3. 言简理直:言辞简洁明了,道理直接而准确。 4. 道高德重:道德高尚,声望卓著。 5. 无妄谈笑:没有故意炫耀或嘲笑的行为。 6.
注释: 1. 师道平夷:指禅宗的修行之道,主张心外无物,一切皆空。 2. 师貌浑厚:形容禅师的外貌和气质都很稳重。 3. 持如地心:比喻禅宗的修行方法,强调内心的清净和坚定。 4. 开无妄口:指禅宗的修行方法,要求人们不执着于任何事物,保持内心的宁静。 5. 四坐道场:指禅寺里的四个座位,代表禅宗的四个修行方法。 6. 一尘不受:指禅宗的修行方法,强调不被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清净。 7. 节角处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焦山风光和诗人心境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 "雪眉岩顶鹤精神,淡薄家风世少邻。" - 注释:雪眉指的是岩石上的雪花,岩顶则是指山顶,鹤精神形容了山峰上的景色像一只鹤一样清雅脱俗。淡薄家风表示家族中没有太多的世俗束缚。 - 赏析:这句描绘的是焦山的自然景观,山峰如画,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第二句: "明月芦花藏不得
注释: 1.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这是一首赞美禅宗的诗歌,以慧林历代禅师为对象,赞美他们的智慧和教诲。 2. 圆照法空禅师:这是对这首诗的作者,即圆照法师的尊称。 3. 大圆镜中,真光明炬:在大圆镜中,真理如同明亮的火炬,指引着人们前行。 4. 慈中有威,击涂毒鼓:在慈悲之中,蕴含着威严的力量,就像敲击着涂毒的鼓声,让人心生畏惧。 5. 威中有慈,辟荆棘路:威严之中蕴含着慈爱
【注释】 二时:指早晨和傍晚。 普请:泛指邀请,招待。 都胜:胜过。 闲话:闲谈。 吧吧:象声词,形容说话声音的长短、高低。 【赏析】 《资福训童行颂》是一首劝诫孩童的诗,此篇以儿童的口吻劝诫他们要勤于学习。 一开首就点出“二时”,即早晚两顿饭之前。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早晚饭前的时间,大家都来参加集体劳动,做家务事,所以应该首先到达。 第二句中的“能为事”是说“能够做好事”。这句的意思是说
【注释】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一:资福,即指佛经。训童行颂是教导儿童学习佛法的诗歌。 香积厨中:寺院中用来烹煮食物的厨房。 五湖龙象:佛教语,指佛祖释迦牟尼及其四位弟子(迦叶、阿难、优波毱多、摩诃迦叶)。 丛林:丛林是佛教用语,指修行人的集体居住地。 瞻(zhān)星望月:仰望星辰,遥看月亮。 辛苦:辛勤劳苦。 须信因深果亦深:应该相信,因为因果很深重。 【赏析】
【注释】: 一等:等第,等级。出家:出家为僧或道士。弟子:佛教称受具足戒的人为弟子(受教者)。事师:侍奉老师。如:如同……一样。在堂亲:指长辈的亲人。添香换水:指为老师添香、换水。勤谨:勤奋谨慎。诸天:指佛祖释迦牟尼,他统御三界,是众神之长。鉴照人:佛有“明鉴”之说,意为佛能洞察一切,因此说佛能“鉴照”人。 【赏析】: 此诗是颂佛门中弟子对师父尽忠尽孝的。作者通过描写弟子们对师父的侍敬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家事堆积,粗茶淡饭应珍惜,使用时要如同对待眼睛一样小心。 不要随意地挥霍浪费,使用后知道成功很难得。 注释: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四:资福训童行颂,是一首劝诫儿童要勤俭节约,爱惜物品的诗歌。 家事积粗宜爱惜:家事是指家庭中的日常事务,粗茶淡饭则是指简单的食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家中的琐事和食物都是需要珍惜和爱惜的。 使时直似眼睛看:使时直似眼睛看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五:诸寮供过要精勤,扫地装香莫厌频。 注释:各个寺庙的僧侣在进行祭祀时需要非常认真、细心,打扫卫生、摆放香烛等也不可有半点马虎,更不要感到厌烦。 译文:寺庙中的各个僧侣在做祭祀时需要非常认真、细心,打扫卫生、摆放香烛等等事情也不可有半点马虎,更不要感到厌烦。 赏析: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寺庙中僧侣在祭祀活动中的认真态度和行为表现,强调了他们对待祭祀活动的重要性和严谨性
注释: 资福训童行颂:这是一首教儿童学习礼仪的诗。 衣衫鞋袜须齐整,挂搭巾单不可无:孩子们应该穿着整齐的衣服,脚穿合适的鞋子,戴上整洁的帽子和围巾。 身四威仪常具足,莫随愚辈学粗疏:要具备四种基本的仪态,即端庄、庄重、威严和慈祥,不要像愚蠢的人一样粗鲁无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教导儿童学习礼仪的诗。诗人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孩子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礼仪,如衣着整齐、鞋子合适、帽子和围巾整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