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禅床行一转,看了如来五千卷。
婆子年高眼尚明,夜深月下穿针线。

【注释】

  1. 颂古:唐代的一种诗体,内容多颂扬古人。
  2. 三十首:即《颂古》三十首,共四十句诗,此为第五句。
  3. 行一转:走下禅床,来回走动一下。
  4. 如来:佛陀,指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
  5. 五千卷:佛经中的一卷有五万字,故称“五千卷”。
  6. 婆子:对妇女的美称。
  7. 年高眼尚明:年纪虽老眼睛却依然明亮。
  8. 夜深月下穿针线:夜晚,月光皎洁,妇女还在灯下缝补衣物。
    【赏析】
    此为咏叹佛法无边、修行人应精进修行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崇敬和对修行者的同情。
    第一,全诗以颂古的形式,赞美了佛法的伟大和修行人的辛勤。通过“如来”一词,诗人将佛法比作佛陀,强调了佛法的至高无上。同时,诗中也赞扬了修行者的精神境界,他们虽然年纪已高,但精神依然旺盛,能够继续学习佛法,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第二,此诗以禅床行走、如来经卷、婆子夜修等形象生动的场景,展现了修行者的生活状态。这些场景既富有诗意,又具有深刻的内涵,使得整首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第三,通过对婆子的描绘,诗人不仅赞美了其精神风貌,也体现了对女性地位的提升和尊重。在古代社会,女性被限制在家庭中,而这首诗却让她们能够在夜晚灯下缝补衣物,这无疑是对女性权利的一种肯定和尊重。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倡导的女性自强不息的精神。
    此诗也传达了一种人生哲学——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有志向,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诗中描述的婆子虽然年纪已高,但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观察力,她在月下穿针引线,这既是她生活的写照,也是她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和追求。这种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