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一枚糊饼,天下衲僧咬嚼。
若非铁作牙关,往往完圞吞却。
吞时易,吐时难,莫道从来曲一般。
踏看韶阳关捩子,方能平地起波澜。
【注释】
①云门:佛教语,指禅宗的云门宗。②糊饼:面食。③衲僧:指僧人。④圞(yuān):饱胀。⑤韶阳关捩子:指禅宗中的一种说法,即禅机的契机。⑥波澜:指禅理。
【赏析】
这首词是颂古之作,主要颂扬的是云门宗的“拈花微笑”,认为这一法门的机锋奥妙无穷。
上片起首二句说:“云门一枚糊饼,天下衲僧咬嚼。”意思是说,云门宗所传的“不立文字”的“拈花微笑”法门,就像吃一块糊饼那样简单,天下的和尚们争来争去地咬嚼它。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将禅宗的“悟”与吃糊饼相比,突出了禅悟之难。接着三句说:“若非铁作牙关,往往完圞吞却。”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像铁那样坚固的定力,恐怕连“完圞”(饱满)的“吞却”(吞咽)都做不到。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禅悟的艰难。最后一句说:“吞时易,吐时难,莫道从来曲一般。”意思是说,吞下时容易,吐出来就难了,不要说这是一条曲折的道路。这几句进一步点明了作者颂赞的法门是“不立文字”的“拈花微笑”,是“直指人心,顿超佛地”的一种“悟”,这种“悟”既不是简单的“吞”,也不是曲折的“吐”,而是直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法门。
中片起首二句说:“踏看韶阳关捩子,方能平地起波澜。”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要真正理解禅宗的“悟”法,必须亲自踏看韶阳寺中那著名的“关捩子”,也就是参禅悟道的诀窍。只有掌握了这些诀窍,才能在平平常常的地方,突然之间产生波澜壮阔的领悟。这两句进一步点明了作者颂赞法门的奥妙之处,也是颂赞禅宗“直指人心,顿超佛地”法门的关键所在。
全词通过颂古的方式,颂扬了禅宗的“不立文字”的“拈花微笑”法门,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真谛的理解和赞叹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