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
【注释】
三尺生绡:指戏台。生绡,一种轻薄的丝绸。
全凭十指逞诙谐:指演员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手指来表演各种动作。
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有时当月亮明亮的时候,演员在灯光映照下的窗前演出,他的笑容从他的掌握中流露出来。
【赏析】
《手影戏》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手影戏”为题,描写了艺人操纵影子进行戏剧表演的情景,通过细腻地描写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艺人巧妙运用手指的技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艺术效果。
“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诗人首先描写了手影戏所用的布幕——三尺生绡。生绡是丝织品的一种,质地薄而透明,用来做舞台非常合适。接着,诗人指出演员的表演主要靠的是双手的灵活运用。他们用十个手指巧妙地操纵着影子,使得影子在空中飞舞起来。“全凭”二字表明了手影戏演员技艺的重要性,也突出了手指的作用。
诗人又描绘了演员精湛技艺的场景。“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在这里,诗人把月光比作一盏明灯,将演员的影子投射在窗户上,使影子随着窗户的位置改变而移动。这时,演员可以随心所欲地表演各种动作。最后,当演员的表演达到高潮时,他的微笑也会自然流露出来,就像影子一样被掌握在手中。这两句诗不仅生动地描述了手影戏的表演过程,还表达了诗人对演员精湛技艺的赞赏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手影戏的描写,赞美了演员高超的演技技巧和艺术表现力。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戏剧表演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