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曾探水,茱萸无一滴。
东觑西觑了,拄杖便靠壁。
沧海深处归,何人辨端的。

赵州曾探水,茱萸无一滴。

注释:赵州,地名,这里代指赵州桥,因石拱横跨在晋流之上而得名。探水,即过水。赵州桥是古代著名的石拱桥,建于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和建造。据传说,李春为了验证自己设计的石拱桥是否坚固,曾在水中试验了很多次,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测量水的深浅和流速。直到有一天,他在水面上看到了一个倒影,才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一种方法来测量水的深浅和流速。因此,“探水”在这里指的是用这种方法来测量水的深浅和流速。而“茱萸无一滴”则是形容河水清澈如镜,连一滴水都没有。

东觑西觑了,拄杖便靠壁。

注释:东觑西觑了,意思是东张西望地观察了一番。拄杖便靠壁,意思是拄着拐杖靠在墙壁上休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后,感到疲惫不堪,于是选择靠在墙壁上歇息一下。

沧海深处归,何人辨端的。

注释:沧海深处归,意思是回到了遥远的故乡。何人辨端的,意思是谁能分辨出这究竟是哪里呢?这里的“端”指的是家乡,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赏析:这首诗以赵州桥为背景,通过描述诗人在过水时的情景和感受,展现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