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应差殊事不同,劳生何用出樊笼。
欲知自性天真佛,尽在朝昏一念中。
【注释】:
- 报应差殊事不同: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因果报应,不同的行为会得到相应的报应。2. 劳生何用出樊笼:意思是说,人的生活虽然有劳碌辛苦的时候,但不必像鸟儿那样离开自己的鸟笼。3. 自性天真佛:指本性中的佛性。4. 一念中:一瞬间。5. 朝昏:早晨和晚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劝诫诗,通过讲述佛法的哲理,告诉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世俗之事,要懂得内心的清净和自在。
第一句“报应差殊事不同”,诗人以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为引,强调了世间万物皆有因缘,因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二句“劳生何用出樊笼”,则进一步指出,人们在世俗之中忙碌一生,又何必为了追求名利而离开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呢?这里诗人提出了对世俗生活的质疑和反思。
第三句“欲知自性天真佛”,诗人以佛教中的佛性为引,强调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纯净无垢、与佛同体的灵性之心。第四句“尽在朝昏一念中”,则进一步指出,这颗心就藏在我们每一个清晨和黄昏的时刻里,只要我们能够时刻保持清净的心地,自然就能见到那如梦如幻的佛性。整首诗歌以禅宗的思想为背景,通过对世俗世界的揭示,引导人们回归内心,找到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