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下方求隐,摩竭城中又转身。
星电交驰何处是,旋机倒用若为陈。
居士门高无异说,山僧行处脱根尘。
风作伴,月为邻,三眼摩醯笑似瞋。
佗年策杖重倾盖,抵掌掀眉一笑新。
朱伯可求颂
凤凰山下方求隐,摩竭城中又转身。
星电交驰何处是,旋机倒用若为陈。
居士门高无异说,山僧行处脱根尘。
风作伴,月为邻,三眼摩醯笑似瞋。
佗年策杖重倾盖,抵掌掀眉一笑新。
注释:
- 凤凰山下方求隐:在凤凰山的下方寻找隐居之地。凤凰山通常指的是佛教中著名的灵山,象征着神圣和宁静。
- 摩竭城中又转身:在摩竭城(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又改变了方向。摩竭城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这里可能指诗人在某个地方暂时停留或转变了人生道路。
- 星电交驰何处是:在夜空中,星星和闪电交错闪烁,我寻找着它们的起源在哪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自然现象的好奇。
- 旋机倒用若为陈:这台机器似乎被颠倒了使用,就像陈放在一边一样。这句话可能在隐喻某种技术或设备的复杂性或混乱性。
- 居士门高无异说:那些居士们的门户很高,他们的观点各不相同。这里的“居士”指的是佛教徒,而“门户”则比喻人们的观点或信仰。
- 山僧行处脱根尘:山中的僧人行走的地方,脱离了尘世的纷扰。这句话可能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
- 风作伴,月为邻:风作陪伴,月作为邻居,这三眼摩醯笑似瞋。这里的“摩醯”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摩醯经,而“三眼”可能是指佛的三眼佛像,代表着智慧、慈悲和平等。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佛法的信仰和理解。
- 佗年策杖重倾盖,抵掌掀眉一笑新:他年我将拄拐杖重新出发,击掌欢笑迎接新的机遇。这句话表达了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对自然、生命、信仰以及人生哲理的抒情诗。首句“凤凰山下方求隐”,诗人以“凤凰山”为背景,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自然的敬畏。第二句“摩竭城中又转身”,诗人在摩竭城中再次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这种转变可能是由于内心的迷茫或追求更高目标所致。第三句“星电交驰何处是”,诗人试图在浩瀚的宇宙中寻找答案,展现了他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第四句“旋机倒用若为陈”,诗人将一台复杂的机器比喻为一个复杂的社会,强调了技术的反常性和混乱性。第五句“居士门高无异说”,诗人通过对比不同的观点,表达了他对于真理和信仰的坚持和执着。第六句“山僧行处脱根尘”,诗人描绘了山中的僧人行走的场景,表达了他对于超然物外、远离尘世生活的追求。第七句“风作伴,月为邻”,诗人以风和月为主题,表达了他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最后一句“佗年策杖重倾盖,抵掌掀眉一笑新”,诗人表达了他对未来的自信和乐观,以及对于生活中新机遇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诗意,是一首值得欣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