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瞋,有时喜,有时观音面,有时夜叉觜。
或现鼠尾龙头,或现鼠头龙尾。
偏要检非,不要检是。
是金不博金,是水不博水。
这首诗的翻译是:
有时生气,有时欢喜。有时像观音,有时像夜叉。
或者显现鼠头龙尾,或者显现鼠尾龙头。
偏要查非,不要查是。
是金子就不去赌金,是水就不去赌水。
注释如下:
- 有时瞋,有时喜:表示心情或状态的变化无常。
- 有时观音面,有时夜叉觜:描绘了观音和夜叉的形象变化无常。观音面代表慈祥,而夜叉觜则代表恐怖和凶猛。
- 或现鼠尾龙头,或现鼠头龙尾:形容形象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 偏要检非,不要检是:表达一种批判精神,强调不应该只看到事物的负面,也要看到它的正面。
- 是金不博金,是水不博水:这是禅宗的一个著名观点,意味着不应执着于表面形式,而应深入本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诗人通过对“有时”、“有时”等不定词的使用,展现了事物无常的本质,同时通过对观音与夜叉的对比,揭示了世间善恶相依、相互转化的关系。诗人还通过“偏要检非,不要检是”的表述,传达了一种超越表面,追求本质的哲学思想。整体而言,这首诗富有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