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正启祚,万物咸新。
不劳拟议,觌体全真。
到此更须进步,却来拂子头上翻身。
【译文】
元旦伊始,万物皆更新。
无需多想,本性即真。
此时更应奋进,才能从拂子上翻身。
【注释】
1.偈颂:佛教语。指佛家颂经文、赞佛德的偶语。
2.启祚(zuò):开国。
3.觌体:见其本质,本性。
4.更:进一步,更深一层。
5.进步:向前发展。
6.拂子:拂尘。
7.翻身:比喻摆脱困境,重新得势。
元正启祚,万物咸新。
不劳拟议,觌体全真。
到此更须进步,却来拂子头上翻身。
【译文】
元旦伊始,万物皆更新。
无需多想,本性即真。
此时更应奋进,才能从拂子上翻身。
【注释】
1.偈颂:佛教语。指佛家颂经文、赞佛德的偶语。
2.启祚(zuò):开国。
3.觌体:见其本质,本性。
4.更:进一步,更深一层。
5.进步:向前发展。
6.拂子:拂尘。
7.翻身:比喻摆脱困境,重新得势。
【注释】 1. 布袋赞:以布袋为题材的诗歌。 2. 眼冷千江月:眼中映着千里之远的江水,月光如冰,寒气逼人。 3. 眉横万叠山:眉毛如同万座连绵起伏的山峰一样,横亘在面庞之上。 4. 杖头挑布袋:手持拐杖,头上挑着布袋,形容行者背负重担而行,生活艰辛。 5. 信脚到人间:随意踏步,不拘小节,行走于世间之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背负重物、步履匆匆的行者形象。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述
三教图赞 六耳不同谋,相看已漏泄。 都来只三人,证龟却成鳖。 者也之乎,无为寂灭。 养家一般,道路各别。 别不别,掉棒打落天边月。 注释: - "六耳不同谋":意指虽然有六个人,但各自有不同的心思和计划。 - "相看已漏泄":形容彼此之间的观察和了解让对方感到泄露了秘密。 - "都来只三人":指的是这三人组成了一个团体或组织。 - "证龟却成鳖":比喻原本想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注释: 一片寒泉劈面来,断崖崄处滑如苔。 举头只么随流水,大士何曾眼豁开。 观流水观音赞 一片寒泉劈面来,断崖崄处滑如苔。 观者看到观音菩萨像的底座是一片寒泉,水流湍急。观音菩萨像位于一个陡峭的悬崖之上,脚下的石头非常滑,仿佛是长满了苔藓。 举头只么随流水,大士何曾眼豁开。 观音菩萨像抬起头只是随着流水漂动,大士的眼睛又怎么会张开呢?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观音菩萨像静默的画面。诗人通过观察
【注释】 岩头禅师:唐天台宗僧人。甘贽:姓甘名贽,字国珍,号岩头,浙江人。居士:指在家居士,即俗人。安居:古时僧尼在寺院内居住,称为“安居”。俗舍:世俗的居所,这里指寺院。太无稽:没有根据。黑白分明:比喻是非清楚。类不齐:比喻不相容。谩(màn)向:公然。露针线:喻公开炫耀自己。赚他女子与夫妻:意思是说,岩头禅师公开炫耀自己的学问,欺骗了世人,让世间的女子和男子都成为了他的“夫妻”
【注释】 ①庞居士:指诗人自己。庞:古地名,这里泛指家。居士:佛教对在家信徒的称谓。 ②得便宜:得到好处。落便宜:占便宜。 ③倾尽家珍:把家里所有的珍贵物品都卖了。 ④卖笊篱:卖做捞鱼用的竹制长柄器具。 ⑤聚头:聚集在一起。无结果:没结果。 ⑥翁子:老翁之子。大无知:非常愚蠢。 【赏析】 这是一首借写卖笊篱的故事来讥讽俗人的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一句,中间用逗号隔开。 前两句“得便宜是落便宜
【注释】 ①颂古:题咏古代的事物。三十一首:共三十二首,这里指诗的次序编号。 ②二十八:此诗是第二十八篇,即第二十八首。 ③桃花开了杏花开:桃、杏树的花期不同,桃花在春末开,杏花在夏初开,所以此处说“桃花开了杏花开”,意思是春天已经过去,夏天来临,百花凋谢,只剩下了桃、杏花还在盛开。 ④陈陈香风扑鼻来:陈陈:形容香气浓烈。香风:芳香的气息。扑鼻而来:形容香气浓郁,直冲鼻子。 ⑤零落尽随流水去
【注释】 1.四偈:佛教禅宗中用以说明道理或禅机、禅理的短文,每偈四句。此指诗僧惠洪作的《四声本草》。 2.乞儿:乞丐。 3.倾囊:把全部财物都拿出来。 4.寥寥:空旷的样子。 5.堪笑:可笑,不值得一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淡泊名利的处世哲学。全篇以“生死到来”为题,抒发了诗人对生死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生短暂、世事纷繁的认识。 首句“生死到来何抵当”
注释: 1. 颂古四首:作者在《全宋诗》中收录了一组名为《颂古四首》的诗歌,共四句。其中第二句“步步相随蹑去踪”被收录于此。 2. 庵:古代建筑的一种,一般为寺庙、道观等,供人居住或修行的地方。 3. 来往路相通:指庵周围的道路相互连接,行人可以自由往来。 4. 相随:相互跟随,互相陪伴。 5. 蹑(niè)去踪:蹑,蹑足而行,意为轻手轻脚地行走。去踪,离开原地的痕迹。形容走路时小心翼翼
颂古四首 其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此诗前两句写钟声,后两句写僧人。 钟声披起郁多罗,信手拈来不在多。 “郁多罗”是梵文音译,指佛经,这里指佛典。 钟声披起郁多罗,信手拈来不在多。 意思是:钟声响起时,佛经被风吹拂,随风飘散。信手拈来不在多,意谓佛经虽然很多,但是随便一抓就可以得到。 堪笑当年明上座,狼忙驰逐太奔波。 “明上座”指高僧。“狼忙驰逐太奔波”意为
注释:祖图赞,指唐代诗人杜甫。点污人间闲纸墨,祇因五叶一花开,指唐朝的诗风在盛唐时期达到巅峰。看他次第传芳去,总是邯郸学步来,比喻后人学习前人而没有创新,如同邯郸学步,反而失去了本来的特色和风格。 译文:祖图赞,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风在当时达到了巅峰。他的作品犹如繁花盛开,为人间带来了无尽的色彩。然而,后世之人却纷纷模仿他,却失去了自我,如同邯郸学步一般,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风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描述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独自思考的情景。以下是对每一行的解释: 1. 岁除无物可相延,四壁深围满屋烟。 - 注释:除夕夜,没有什么可以延续,四周的墙壁深深地围绕着屋子,屋里弥漫着烟雾。 - 赏析:这里的“无物可相延”表达了诗人在除夕夜的孤独和寂寞,他无法找到任何可以延续的东西或人。而“四壁深围满屋烟”则描绘了除夕夜的宁静和温馨,四周的墙壁紧紧地包围着屋子,屋里充满了烟雾
偈颂九十三首 其二十二 注释: 七峰无可分岁,抖擞多年活计。——意思是说,山峰巍峨壮观,无需分割岁月,它们已经抖擞多年,准备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拂子摆尾摇头,解作狮子游戏。——拂子是用来驱邪避凶的工具,摆尾摇头象征着驱邪的力量,而狮子游戏则是狮子与老虎之间的对决,两者都是勇猛的象征。 等闲哮吼一声,直得惊天动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狮子的咆哮声足以震撼天地,表现出了它强大的力量和威严。
这首诗的译文是:看到明星悟道,难免全身入草。累及后代子孙,却把白衣染貌。七峰见到他,劈面一拳打倒。 注释: 1. 因睹明星悟道:看到明亮的星星,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2. 未免全身入草:难免要像草一样,被环境所影响,无法完全脱离世俗。 3. 带累后代儿孙:拖累了后代子孙,使他们受到牵连。 4. 却把白衣染貌:反而让自己的外貌变得与平凡人无异。 5. 七峰当日见他:在七峰山见到了这个人。 6.
偈颂九十三首 其二十五 月不过五,今日亲到。 知时识节,随宜爱道。 不说向上宗乘,不抛东山暗号。 露柱与灯笼,撞著呵呵笑,韩信放铁鹞。 注释:月有阴晴圆缺,不超过五个,今天是你亲自到场的日子。懂得时节和节气,顺应自己的喜好去追求佛法。不谈论向上的宗乘,也不放弃东山的隐遁。露柱和灯笼,撞击着欢笑的声音,韩信放下铁鹞。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和心境的故事
【注释】 ①百丈:指僧人。野狐精,道教称修炼成仙的狐狸精为野狐精,此处比喻僧人修行不深。石女:指石女精,传说石女精与丈夫死后化为石头,此指僧徒修行未成就,如石女一般。 ②一回:一次,一次。泪下:流泪,这里指流泪不止。沧海:大海,泛指人间。乾枯:枯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颂文,以野狐精和石女精的修行故事来讽喻那些修行不够的僧人,劝他们应当努力修行。 全诗用白话翻译过来就是
【注释】 三通鼓罢,长老升堂。 三通鼓声停止之后,长老登堂。 两班问信,侍者烧香。 两个侍卫官向长老询问消息,服侍的人烧香致敬。 未曾启口,各各举扬。 没有开口说话,每个人都在议论着。 道从信入,信能主张。 道理都由信仰而来,信仰能够主宰一切。 以长就短,以短从长。 把长处和短处相比,将短处变为长处。 有客云外至,设供饱枯肠。 有客人在外面到来,备下食物来满足他的饥肠。 恢恢有馀刃,别有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