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如求雨,乾枯日夜愁。
忽然风雨至,万壑尽争流。
直得天下万物沾润,三井龙王出头。
云南如劈箭,云北似倾湫。
激石怒雷吼,翻空雪浪浮。
忽然风雨息,平地一时休。
衲僧家,骑个水牯牛。
多快活,百无忧。
健即行,困即歇。
布袋头,亲解结。
钉打钉,铁打铁。
寒道寒,热道热。
此是诸佛心宗,亦名单提妙诀。
七峰峰顶滑如苔,寒山拾得相拖拽。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求道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首句”求道如求雨,乾枯日夜愁”,诗人用比喻的方式,将求道比作求雨,而干枯的心境就如同被雨水滋润后的喜悦。这里的”乾枯”和”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求道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

第二句”忽然风雨至,万壑尽争流”,描述了在求道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就像风雨来临,万壑争流一样。这里的形象生动,让人感受到了求道过程的艰难与复杂。

第三句”直得天下万物沾润,三井龙王出头”,表达了诗人对于求道成功的期待和喜悦。这里的”沾润”和”出头”形象地描绘了成功后的欣快感。

第四句到第七句,诗人通过描绘云南、云北等地的景象,以及激石、翻空、雪浪等动态画面,进一步展现了求道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以及诗人对于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

第八句”衲僧家,骑个水牯牛”,描绘了僧侣们骑着水牯牛的形象,象征着他们对于求道道路的执着和坚韧。

第九句到第十二句,诗人通过描写僧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快乐无忧、健行困歇、解结亲事、铁打铁等。这些都反映了他们的豁达与超然。

第十三句到第十四句,诗人通过描绘布袋和尚的形象,表达了他对于佛学的理解:诸佛心宗、妙诀单提。这两句诗揭示了布袋和尚对于佛法的理解和追求。

最后的十五句,诗人通过描绘七峰峰顶的景象,表达了他对佛教修行的感悟:寒道热道,此是诸佛心宗,亦名单提妙诀。这两句诗揭示了布袋和尚对于修行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求道过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的理解和对修行的感悟。它既有对佛教教义的深入解读,也有对修行过程的真实记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