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散嵇康辈,难教缚宦情。
识高浑脱略,意广惜沈婴。
老面烟霞古,醉衣苔藓生。
西峰难独往,茶灶对谁烹。

【注释】

嵇康,三国魏诗人,与阮籍、山涛、向秀等游于竹林之下,常相纵酒酣歌,被司马昭所害。嵇康的《咏怀诗》八十余首为后人传诵,其风格清峻脱俗。

“萧散”:指嵇康的性格高洁、不拘小节。

“难教缚宦情”:难以约束世俗的仕途之情。

“识高”:指嵇康的才智过人。

“浑脱略”:指他豁达大度、超脱世俗。

“意广”:指他的心胸开阔、气度不凡。

“沈婴”:即沉沦,这里指仕途失志。

“老面烟霞古”:形容年岁已高但容颜如旧。

“苔藓生”:指岁月流逝,人事更迭。

“西峰”:指西山之巅,为晋代隐士孙登读书之所。

“茶灶”:指煮茶的火灶。相传晋代隐士许由以箕为床,以瓮为室,在箕中煎茗,名“箕山遗风”。

“对谁烹”:指自己一人独酌。

【赏析】

此诗是悼念周晋仙而作。周晋仙是唐代的一位著名隐士。据《新唐书·隐逸传序》载:“自汉、晋以来隐居者多矣,然皆苟得口食,无闻迹焉。”这首诗便是一首表现作者对这位隐者的崇敬和怀念之作。

首联写周晋仙的品格。“萧散”二字点出其性格特点,即不随流俗,不受拘束。而“嵇康辈”则暗含了作者对周氏才华的赞赏之意。颔联写周氏的为人处事,既洒脱又旷达,不羁世俗。颈联写周氏的风采。“老面”(指老年)却有如古木之烟霞,生机盎然;“醉衣”(指醉酒后的衣服)却因苔藓滋生而生出斑斑点点的花纹。尾联写周氏的处世方式:一个人独居西山之巅,品茗焚香,悠然自得。而作者只能独自对着空荡荡的茶灶,黯然神伤。全诗通过对周晋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其才学、品行以及人生态度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