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时常寂寂,静处活鱍鱍。
动静两俱忘,佛祖何处著。
蓦地梦回头,长天飞一鹗。
春风有时好,春风有时恶。
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
错错错,蒸饼元来是面作。
诗句释义与译文偈六首其五:
- 动时常寂寂 (在行动时总是感到寂静)
- 静处活鱍鱍 (在安静处却感到活泼)
- 动静两俱忘 (对动静都忘记)
- 佛祖何处著 (佛祖在哪里显现)
- 蓦地梦回头 (突然间醒来)
- 长天飞一鹗 (天空中飞翔的一只鹰)
- 春风有时好 (春风有时温暖)
- 春风有时恶 (春风有时寒冷)
- 不得春风花不开 (如果没有春风,花儿不会开放)
- 花开又被风吹落 (即使开放也很快凋零)
- 错错错 (重复的否定)
- 蒸饼元来是面作 (蒸饼原本是由面团做成的)
注释与赏析
1. 动时常寂寂(在动作时总是感到寂静)
- 动作:描述一个人在活动或忙碌时,内心的感受。
- 寂静:指内心无杂念、平静的状态。
赏析:此句表现了一种心灵上的宁静和淡泊。人在忙碌或行动时,如果内心能保持平静,便能感受到这种“常寂寂”的状态。
2. 静处活鱍鱍(在安静处却感到活泼)
- 静处:形容环境安静,没有外界干扰。
- 鱍鱍:形容活泼、生动的样子。
赏析:在宁静的环境中,人的思绪反而更加活跃,表现出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内在生命力的一种赞赏。
3. 动静两俱忘(对动静都忘记)
- 动静:形容事物的变化状态,既可以是外在的动作,也可以是内心的活动。
- 俱忘:表示完全忘记了这些变化。
赏析:诗人通过这一表达,传达了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即不论世事如何变迁,都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4. 佛祖何处著(佛祖在哪里显现)
- 佛祖:指佛教中的佛陀或神圣存在。
- 何处著:指佛祖在哪里显现。
赏析:表达了一种对宗教哲学的探索和思考,询问佛祖的存在与显现之地。这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5. 蓦地梦回头(突然间醒来)
- 蓦地:突然,突然之间。
- 梦回头:梦中的景象忽然回到现实。
赏析:此句描绘了梦境与现实的快速过渡,反映了诗人在思考人生和宇宙关系时的心理状态。
6. 长天飞一鹗(天空中飞翔的一只鹰)
- 长天:广阔无垠的天空。
- 飞一鹗:形容一只雄壮的鹰在空中翱翔。
赏析:鹰作为力量和自由的象征,在这里象征着诗人追求理想和自由的强烈情感。
7. 春风有时好(春风有时温暖)
- 春风:春天的风。
- 有时好:有时温暖。
赏析:春风常常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但也可能带来风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无常感。
8. 春风有时恶(春风有时寒冷)
- 春风:春天的风。
- 有时恶:有时寒冷。
赏析:春风虽然温暖,但也有可能带来严寒,强调了自然界的变化多端。
9. 不得春风花不开(如果没有春风,花儿不会开放)
- 得:得到、享有。
- 春风:春天的风。
- 花不开:花儿不开。
- 花开又被风吹落:即便开过花后,也会被风吹落。
- 错错错:多次否定。
- 蒸饼元来是面作:蒸饼原本是用面粉制成的。
赏析:这句话通过对比春风雨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循环与自然规律的认识。同时,反复否定的修辞也增加了语句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现象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哲理思考。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诗人表达了对于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