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头鼓未鸣,部乐未抹抢。
竿木逞伎俩,著忙出定场。
懡㦬便回去,一段最光扬。
【释义】
棚头:乐队演奏的场所;部乐:各种乐器。竿、木:指表演者所用的道具。逞伎俩:耍弄手段,显示本领。懠㦬(zhuàn yì):形容人得意的样子。最光扬:最值得夸耀的地方。
【译文】
鼓手还未击响鼓,乐队还未吹奏乐曲。表演者挥动着道具,尽情地施展才艺,从表演中解脱出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得意洋洋地回去,这是表演中的最精彩之处。
【赏析】
这首《偈三首》之二,写的是一次庙会的热闹场面。开头两句“棚头鼓未鸣,部乐未抹抢”,描绘了整个演出前的平静气氛。“棚头”是指演出场地,“鼓未鸣”是指还没有开演,锣声和鼓声都没有响起来。“部乐”泛指各种乐器,“未抹抢”指的是演奏之前没有开始。这两句看似平常,但正是这种平静,为后面的高潮做了铺垫。
第三句“竿木逞伎俩,著忙出定场”,描绘了表演者的紧张气氛。“竿木”是指道具,“逞伎俩”是指展示自己擅长的技艺,“著忙出定场”则是指表演者从表演中解脱出来,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这句诗通过对表演者的描写,展现了演出前的紧张气氛,同时也为接下来的高潮做好了铺垫。
第四句“懠㦬便回去,一段最光扬”,“懠㦬”是指得意洋洋的样子,“回去”则是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最光扬”则是指最值得夸耀的地方。这句诗描绘了表演者在表演结束后的喜悦心情。表演者结束了表演,回到了座位上,脸上露出了得意洋洋的表情。而最值得夸耀的地方,就是他们的表演。
整首诗通过对演出前的准备、表演过程以及表演后的总结,展现了一场庙会的热闹场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庙会的热闹氛围。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表演者的描写,展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