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四句,绝百非,头长三尺知是谁。
江北江南问王老,一狐疑了一狐疑。

【注释】

偈三十五首 其十三:这是《全唐诗》中的一首五言律诗。偈:指佛教的偶语。偈三十五首,即五律五十首。此是第三十五首。

离四句,绝百非:离开四句(指偶语)和百非(指谬误)。

头长三尺知是谁:意思是说,头上三尺高(意谓头顶),是谁在说话呢?

江北江南问王老:在江之北岸、水之南岸,向王老打听情况。

一狐疑了一狐疑:有一只狐狸怀疑另一只狐狸,表示怀疑的意思。

【赏析】

这是《全唐诗》中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诗人为某寺庙写的一首诗。“偈”是一种佛教用语,即佛语。“三十五首偈”是说写这五十篇佛语偈文。此是第三十五篇。

诗的第一句是问句,“离四句,绝百非”,意为要离弃那四句(指偶语)和百非(指谬误)。“离”是摆脱、脱离的意思;“四句”就是“离四句”;“百非”就是“绝百非”。“头长三尺知是谁?”意思是说,头上三尺高(意谓头顶),是谁在说话呢?这里的“谁”是指“你”而言的。因为作者在这里是在问王老,所以用“你”来回答他。

第二句是设问:“江北江南问王老。”这句的意思是说,在江之北岸、水之南岸,向王老打听情况。这里的“江北江南”是指长江的北岸和南岸。“王老”是指一位年迈的老人,因为他在寺庙里做事,人们便称他为王老。

最后一句是感叹:“一狐疑了一狐疑。”这句的意思是说,有一只狐狸怀疑另一只狐狸,表示怀疑的意思。这里的“狐疑”就是“怀疑”的意思。

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却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