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浙寻山遍,依俙三十秋。
征尘添老色,藜杖赋归休。
落叶随杯渡,残虹带夕收。
不知从此去,能寄短书不。

【注释】:

①显上人:即显公,唐代高僧。

②两浙:指浙江省。

③俙:依傍,依靠。

④征尘:战争的烟尘。老色:因年岁增长而出现的容颜衰老的样子。

⑤藜杖:藜是草名,藜杖即用这种草做的拐杖,泛指手杖。赋归休:表示要休息了。

⑥杯渡:酒杯在水面上漂浮。残虹:残留下的彩虹。

⑦不知从此去:不知道从这里离开。

⑧能寄短书不:能不能寄封简短的信给我啊。

【赏析】:

《赠别显上人》是诗人于公元820年(唐文宗大和六年)春送别显上人时写的一首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一气呵成,简洁流畅,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隐者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表现了隐者对隐居生活的眷恋之情,可谓情深意长,耐人寻味。

首联写诗人在浙江一带寻访隐者的情景,“三十秋”表明寻访已整整三十年了。这一句中“遍”字,说明诗人寻访的范围之广;“依”“俙”两个字,则点出了诗人寻访的目的——求取一位隐者。“倚”字写出了隐者的清雅脱俗,也表现出诗人对隐者的钦羡。

颔联两句紧承上文而来,写隐士的生活情趣。“征尘添老色”,是说自己寻觅隐者,历经风尘仆仆,不知不觉间已满头白发;“藜杖赋归休”,则是说这位隐者因为厌倦尘世的纷扰,已经拄着藜杖告老归田,准备过隐居生活了。这两句看似平淡,却暗含着对隐者生活态度的肯定以及对隐者的赞美。

前两句写寻访的过程以及结果,后两句转而写隐者的生活环境和心境。“落叶随杯渡”,“残虹带夕收”,都是写隐者与自然的亲近以及隐者的生活情趣。“不知从此去”,是说不知道隐者将要去哪里;而“能寄短书不”,则是说不知道隐者是否能把书信寄出去。这一句中,“不知”二字既表现了诗人对隐者的关切,也体现了诗人对隐者的思念,而“寄短书”则表现了诗人希望隐者能够保持联系的心情。

全诗句句紧扣题旨,字字不离“赠别”之意,将隐者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诗人在表现隐者的生活情趣的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使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