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春来静,孤山夕照馀。
深惭长者辙,新欠故人书。
有酒招元亮,无人诵子虚。
相从又相别,意绪各何如。
酬颜圣闻监税
地僻春来静,孤山夕照馀。
深惭长者辙,新欠故人书。
有酒招元亮,无人诵子虚。
相从又相别,意绪各何如。
译文:
在偏僻的乡村春天来临安静,孤山上夕阳余晖映照。
我深感惭愧长者车轮的痕迹,新欠了朋友的书债。
邀请元亮喝酒,无人诵读子虚赋。
我们相聚又别离,各自的心情如何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和友人相聚又别离的诗。全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相聚、分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两句写景,“地僻”点明地点,突出了环境的静谧;“孤山晚照”写出了夕阳西下时的美丽景色。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气氛。
第三四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心情。“深惭长者辙”,诗人感到惭愧的是自己的车痕印在了长者的车轮上;“新欠故人书”,诗人新欠了朋友的书债,因为要还债而不得不离开。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长者”和“故人”这两个词,既表现出对朋友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又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惜和不舍。
第五六句写诗人邀请朋友们一起喝酒,但没有人能陪伴他诵读子虚赋。这里的“元亮”指的是陶渊明,他是一位著名的隐士;“子虚赋”是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宋玉所著的一部文学作品。诗人邀请朋友们共饮,但没有人能够陪伴他诵读子虚赋,这反映了诗人对朋友们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两句写诗人与朋友们相聚又别离的情景,“相从又相别,意绪各何如?”诗人问朋友们:我们又相聚在一起,又将要分离了,你们的心情如何呢?这里的“意绪”是指心情和思绪,诗人用“又相别”这个词语强调了离别的频繁和频繁带来的情感波动,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