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罢休无赖,吟诗报答闲。
圆扉长寂寂,腾口任㘖㘖。
护塔云偏重,栖林鸟自还。
荣枯不经意,何用密防奸。
【注释】
老罢休无赖:指年老体衰,无为而治。
山居即事 其十:是诗人在山中居住时所作诗的第十首。
圆扉:圆形的门框。
腾口任㘖㘖:形容闲适自在,不拘束。
护塔云偏重:比喻人有德行,如佛寺之守护佛塔,云彩偏聚,以示崇敬。
栖林鸟自还:鸟儿自由自在地栖息在树林里。
荣枯:草木生长开花和凋谢枯萎,泛指事物的盛衰、兴亡。
不经意:不放在心上。
何用密防奸:不必过于警惕防范小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山林之作。诗人以“山居即事”作题,表明自己退隐后的生活状态。
首联“老罢休无赖,吟诗报答闲。”写诗人因年老体衰,无所事事,于是吟诗以度余生。这里的“无赖”指的是诗人的任性与放纵,但也正是这种任性与放纵,使得诗人能够在山居中找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在。
颔联“圆扉长寂寂,腾口任㘖㘖。”写山中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描述山中房屋的圆形门扉和鸟儿在树林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这里的“圆扉”象征着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与淡泊,而“任㘖㘖”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颈联“护塔云偏重,栖林鸟自还。”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象。诗人将护塔云比作有德之人,将鸟儿视为自由的象征,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生命本真状态的追求。这里的“重”、“自还”二字,不仅生动地描绘出了鸟儿归巢的画面,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尾联“荣枯不经意,何用密防奸。”是对整首诗的总结与升华。诗人通过对比“荣枯”与“不经意”,强调了生命的无常与自然法则的重要性。同时,诗人又以“何用密防奸”这一反问句,表达了他对于世事纷争与小人之心的淡然处之。
这首诗以“山居即事”为题,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本真状态的追求与超越。诗人以“老罢休无赖”自嘲自己的任性与放纵,以“吟诗报答闲”表达出对生活的热情与执着;他通过“圆扉长寂寂,腾口任㘖㘖”等诗句,描绘出山中宁静而和谐的生活状态;他还通过“护塔云偏重,栖林鸟自还”等画面,传达出对自然与生命本真的赞美与向往;最后,“荣枯不经意,何用密防奸”这一反问句,则是诗人对于世事纷争与小人之心的淡然处之与超然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