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如浓翠拥高鬟,石壁巉然不可攀。
落日凤城佳气合,幻成一岛画图间。
注释:山峦如同浓郁的绿翠拥簇着高高的发髻,石头的山壁陡峭险峻,难以攀登。落日时分,凤城(指杭州)上空飘荡着美丽的云霞,仿佛幻化成了一座岛屿,被画卷般地展现在眼前。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与周湛二上人一起游历北山天竺后所作。诗中描绘了山峦、石壁和落日等自然景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山如浓翠拥高鬟,石壁巉然不可攀。
落日凤城佳气合,幻成一岛画图间。
注释:山峦如同浓郁的绿翠拥簇着高高的发髻,石头的山壁陡峭险峻,难以攀登。落日时分,凤城(指杭州)上空飘荡着美丽的云霞,仿佛幻化成了一座岛屿,被画卷般地展现在眼前。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与周湛二上人一起游历北山天竺后所作。诗中描绘了山峦、石壁和落日等自然景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西湖的寺庙有三百六个,佳处如春有眉目。 一番雨过吞青空,万顷无波鸭头绿。 望湖楼阁独自登,烟霏向背攒寒玉。 想见襄阳孟浩然,此中有句不容续。 道人长坐西山河,骨清气明韵出俗。 久居京阙厌尘土,一夕归心俊如鹄。 明窗为君研破砚,落笔转头风雨速。 龙山深处如定居,就彼结邻容我卜。 逐句释义如下: - 游西湖:游览西湖风景名胜。 - 西湖招提三百六,佳处如春有眉目。 - 招提:佛教建筑。 - 佳处
我们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第一句: 浩西堂见和因再用韵 其六 - 浩西堂:一个可能的地点或场所。 - 见和因再用韵:与某人见面并共同吟诗作对。 - 其六:这是第六首诗,可能是作者自创或他人所作。 第二句: 行尽天涯西复东 - 行尽天涯:行走到了世界的尽头。 - 西复东:从西方走到东方,这里暗示了人生或旅程的循环往复。 第三句: 大家闲作卧云翁 - 大家:指所有人。 - 闲作卧云翁
诗句原文: 笑杀人来断杀肠,可怜赢得鬓成霜。人情易变乃如此,祇有江山不改常。 注释解释: - “笑杀人来”:此句表达了一种极度悲痛的情感,笑可能是一种无奈或自嘲的表达方式,但在这里显然是夸张的修辞,用以传达极度的悲哀和痛苦。“笑杀人”意味着笑得声音大到足以伤害自己,反映出内心的极度痛苦。 - “断杀肠”:这里使用了“断杀”一词,表示情感的强烈程度,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极端悲伤
【注释】 浩西堂:地名,唐李德裕有浩西堂。见《新唐书·李德裕传》。 老景人情一羽轻: 指人生易老,世情如浮云。 绊身何用尚浮名: 指何必为名利而困身。 备尝世事灰心久: 指饱经世变,已灰心失望。 更问侬当作么生: 指你该怎么样生活下去。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作者一生历尽宦海风波,屡遭贬谪。这首词是作者在被贬后所作。上阕写自己不为名利所累的心境。下阕则以设问的形式表达对友人的关切。
【注释】 道:这里指的是治国之道。方:当。险:指乱世。拟如何?怎么能够?疏:疏远,不亲近。愚:愚昧无知。我:诗人自称。多:很多,指很多人。否:指黑暗。泰:指光明。去:离去,离开。来:到来。终可待:最后是有可能的。尚须客里访蹉跎:还要在官场中虚度光阴。蹉跎,失意、消磨时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朋友写的,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政治的忧虑和对朋友的关怀,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一
注释: 四壁:四面墙壁。萧条:冷落、寂寞。闲居:闲静的生活。老子:指作者自己,以老子自比。故鱼:指过去的自己。大抵人生只如此:大致的人生就是这样。只消如此看何如:只需要这样去看如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的闲居生活中所作,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第一句“萧条四壁是闲居”,描绘出一幅寂静冷清的画面,四壁上只有空旷和寂寞,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
【注释】 浩西堂:作者住所。镜中老色:指鬓发已白。侵寻:逐渐显现。江湖万里:喻远隔千里之外,比喻世事变迁。 【赏析】 《镜中白发》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以“镜”为线索,通过白发、江水、青山、白云等意象,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和人生之忧。 首句“镜中老色日侵寻”,诗人用“镜中老色”来形容自己的容颜,表达出岁月不饶人的感觉。同时,“侵寻”一词也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年华的逝去。 次句“更有江湖万里心”
注释: 沙边的鸥鸟和鹭鸶,每天亲密无间,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也渐渐老去,失去了往日的青春。我深知世间的种种巧诈,但唯有诗歌能让我找回那份天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光和自然的深深感慨。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沙边鸥鹭日相亲的景象,以及随之而来的年华老去之叹。而后两句则通过百巧知是妄,独援诗笔得天真的表达来抒发诗人对于世事的感慨。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
注释:不要因为住在这里而与名声疏远,不可把肘后的书随便抛弃。 昼短夜长须强学,青春不再汝知乎。 译文:别只顾着享受舒适的生活,要抓紧学习,因为时间有限,青春不再来。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珍视和对青春的珍惜。"昼短夜长须强学,青春不再汝知乎"的意思是说,虽然白天的时间很短,但是夜晚的时间很长,所以我们必须要努力学习,因为青春一去不复返,你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这是一首劝勉人们珍惜时间
注释:小园里清扫干净了莓苔,就像个个都像济世之财一样。 丘壑同盟已经结成,不要谈论休咎之事,也不要动寒灰。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注释: - 孤山:即孤山寺,在杭州西湖的北岸。 - 碧四围:四面被绿色包围。 - 春光和暖:春意盎然,气候温暖。 - 恰相宜:非常合适,恰到好处。 - 香:这里指香气。 - 微风披拂:微风轻拂。 - 香来去:香气随风飘散。 - 正是群芳烂熳时:正是百花争艳盛开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描绘了春天的西湖景色,特别是孤山、天竺等地方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
【注释】 遣意:即《遣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大和八年(834年)春。这首诗以白乐天的自况为题,抒写了作者自己对贫贱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读书人的劝勉之意。 【赏析】 这首诗写自己一生生计只知长贫,生活处境与鸥鸟相似,所以对鸥鸟也格外亲近。但旧时喜欢读书,而如今懒于读书,只能将残灰枯木作为朋友。表达了对贫穷生活的无奈和对读书人的劝勉之意
【注释】 百舌鸟:一种能模仿人语的鸟类,鸣声婉转,如“百舌”。山花:指山野间的花草。高低:指树木的高低起伏。 赏析: 首句“道中闻百舌”点明题旨,说明作者在旅途中听到百舌鸟的啼叫声;二句写百舌鸟的歌声:“一径寻村渡碧溪”,是说沿着一条小路寻找村落,渡过碧绿的溪流。三、四句是全诗的关键:前一句是说现在天下没有百舌鸟,后一句是说让百舌鸟自由自在地唱出自己的歌谣。 这首诗以百舌鸟自喻
注释: 和靖先生坟已荒,三春花草殿馀芳。 和靖先生的坟墓已经荒芜,春天的花草仍然散发出香气。 栏干倚遍斜阳晚,户牖轩窗总是香。 我靠着栏杆,欣赏着夕阳西下的美好景色,每扇窗户都充满了香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西湖北山天竺后的所感所思。首句"和靖先生坟已荒",表达了对和靖先生墓地荒凉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第二句"三春花草殿馀芳",则表达了春天里草木依然繁茂
注释:山间的云彩已经收起,雨后天晴,匠人将西湖当作画屏。 我本想在诗中表达我的情怀,可惜我的踪迹就像流落的浮萍一样无定。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游子心情的五言绝句。首句“山云收雨半川晴”,描绘了一幅山雨初霁、天空晴朗的画面。第二句“匠出西湖作画屏”,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西湖比作画家的画屏,生动地展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第三句“剩欲题诗写怀抱”
【注解】: 同周湛二上人游西湖之北山天竺晚归得十绝 其五:湖上山林画不如,眼明喜见晓光舒。等闲稚子来横钓,一度抬竿一个鱼。 【译文】: 湖上山林景色如画,不及眼睛明亮喜欢看早晨的阳光。平常的小孩来横着用钩钓鱼,一次抬竿就能钓到一条鱼。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儿童游戏的诗。诗人在游览西湖时,看到湖上的山林景色如画,比任何绘画都要美丽。同时,他还看到了一群孩子在湖边玩耍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