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得块柴担不起,和云飏下枕头边。
梦魂不涉人间世,肯把黄梅破钵传。
樵隐
砍伐了一堆木柴,却挑不动;只好把它挂在枕头边。
梦魂不愿涉足人间世,不肯把黄梅破钵传给人。
注释:
斫(zhuó,砍)得块:形容砍伐时费力的样子。
和云飏(cháng,飘荡):随风飘扬。
枕(镇)边:指睡觉的地方。
肯(qīn,岂肯)把:怎敢把。
黄梅(méi,梅子)破钵(pò,僧人用来盛饭食的器物)传(chuán,流传):指和尚。黄梅是佛教中一种植物,其果实可以制做药物,相传有神奇的效果,因此被认为能驱邪治病。这里用它比喻和尚。
赏析:
此诗写一个樵夫对出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写樵夫辛苦劳动,砍树吃力,却只能扛着它走。“斫”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樵夫的辛勤。第二句写樵夫将木柴放在枕头边,表示自己已不再劳作,过着隐居生活。“枕边”二字,既写出了樵夫的清贫,更表现了他安身立命的恬静。第三句写樵夫已经超脱尘俗,不愿意过人间的生活,宁愿过像和尚一样的清苦日子。“黄梅破钵”,暗指僧人。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诗人以樵夫的眼光,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待僧人,表现出他对于僧侣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是对前两句的回答。樵夫之所以不拿破钵给僧人,是因为他还不想放弃自己的劳作生活;如果樵夫真的放弃了劳作,那么他也就不再需要僧人给他送饭了,所以樵夫说“不肯把”。
全诗语言质朴,意境幽美,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