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僧毛病没星星,刚被傍人授记成。
万壑松涛撼明月,隔溪误认倒屙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疏山塔 其一
  • 注释:疏山塔,即位于四川眉山的东林寺中的一座塔。苏轼在此作诗,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这座塔的喜爱之情。
  • 译文:疏山的塔。
  • 赏析:此首诗以“疏山塔”为题,展现了作者对于东林寺的钟楼所引发的深刻感受。
  1. 衲僧毛病没星星
  • 注释:衲僧,是指禅宗僧侣。此处指东林寺中的一位和尚。
  • 译文:和尚身上的毛病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这位和尚的观察与评价,认为他的毛病之多就如同满天繁星一般,难以计数。
  1. 刚被傍人授记成
  • 注释:傍人,指旁边的人。此处可能是指旁人对他的误解或评判。
  • 译文:刚刚被别人误解或评价成了某种状态。
  • 赏析: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于外界评价的敏感以及对自己真实情况的认识。
  1. 万壑松涛撼明月
  • 注释:万壑,形容山谷众多;松涛,指松树的涛声;撼明月,意为震撼月光。
  • 译文:万座山岭中传来的松涛声震撼了明月。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面,通过松涛之声与明月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
  1. 隔溪误认倒屙声
  • 注释:倒屙,即呕吐。这里指听到的声音像是倒泻的液体声。
  • 译文:从隔溪的地方误以为是倒泻的声音。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敏锐的听觉感知能力和对声音差异的理解能力。

这首诗通过对东林寺和尚的描写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