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初晴,岚光翠滴。
瀑泻悬崖,云笼怪石。
无位真人,面门出入。
净地上不许狼籍。
【释义】
山中雨后初晴,岚气青翠如滴。山间瀑布从高处飞泻直下,水声如同云雾缠绕着怪石。山中没有世俗地位的真人,只能面朝山门出入,在清净地上不能随意走动,更不能狼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中景色的偈颂诗。全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秀美的山水画卷,通过描绘山中雨后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净化和自我提升的人生态度。
首句“宿雨初晴,岚光翠滴”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岚气青翠如滴。这里的“宿雨”指的是山中的雨水,“初晴”则是指雨后天空晴朗。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天晴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岚光翠滴”,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山色之美。这里的“岚光”是指山间的雾气,“翠滴”则是指雨后的阳光透过树梢洒下的光华,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二句“瀑泻悬崖,云笼怪石”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瀑布与怪石的情景。这里,“瀑泻悬崖”描述了瀑布从高处飞泻而下的景象,“云笼怪石”则描述了云雾环绕着奇形怪状的石头。这句诗通过描绘瀑布与怪石的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壮观。
第三句“无位真人,面门出入”则是对山中真人的赞美之词。这里的“无位真人”可以理解为没有世俗地位的高僧或隐士,他们能够自由地出入于山水之间,不受世俗纷扰。这句诗通过对真人口门出入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最后一句“净地上不许狼籍”则是对洁净之地的保护之意。这里的“净地上”指的是经过洗涤或打扫过的地面上,“不许狼籍”则是指不允许随意乱丢垃圾或杂物。这句诗强调了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整洁的重要性,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以及对追求心灵净化和自我提升的人生态度的坚持。同时也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呼吁人们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