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重阳节。
不向东篱赏菊花,只点茱萸茶一啜。
苦涩难尝舌如㔢,更吞栗棘蓬肝肠裂。
且道陶渊明,还曾知此味么。
莫说莫说。
九月九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这天阳气最盛,适合登高赏菊。
不向东篱赏菊花,只点茱萸茶一啜。
诗人不去赏菊花,而是点上茱萸茶品味。
苦涩难尝舌如㔢,更吞栗棘蓬肝肠裂。
茱萸茶口感苦涩,难以承受,让人感觉像吞下栗棘一样痛苦,让人心痛欲裂。
且道陶渊明,还曾知此味么。
陶渊明曾经知道这种苦味吗?诗人在这里反问自己和陶渊明是否都曾品尝过这种苦涩的味道。
莫说莫说。
不要多说什么了,诗人已经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疑问。
注释:
- 九月九: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 重阳节:古代传统节日之一,人们登高山、饮菊花酒、佩茱萸等习俗。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古人常在篱笆旁种植菊科植物,用来装饰和观赏。
- 茱萸茶:一种用茱萸制成的饮品,据说可以驱邪辟寒。
- 㔢:形容舌头的感觉,这里指舌头被苦液刺激后的难受感。
- 栗棘蓬:指荆棘丛生的地方,比喻困难或痛苦。
- 还曾知此味么:反问自己是否曾经体验过这种苦涩的感受。
- 莫说:不要说,不要多说话。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重阳节的习俗和茱萸茶的苦涩口感,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诗人以重阳节和茱萸茶为背景,通过对比来强调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同时,诗人也借此反问自己,是否曾经体验过这种苦涩的感受,从而引发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