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似帚粗,面如漆墨。
人道慈悲,谁知恶毒。
蒿篱关猛虎,宽处有威。
笔管养苍龙,直中藏曲。
喜臧仓沮,不遇鲁侯。
忍伯夷饥,不食周粟。

这首诗是唐代的一首五言绝句,作者是白居易。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注解:

小师(老师)写真请赞

  • 诗句解释:老师在给自己拍摄写真照片时,请求别人给予赞美。
  • 关键词注解:小师 - 指代某位老师;写真 - 指拍照留念;请赞 - 请给予赞美。

眉似帚粗,面如漆墨。

  • 诗句解释:老师的眉毛粗大如同扫帚,面容则像涂了黑色的漆。
  • 关键词注解:眉似帚粗 - 形容眉毛浓密粗壮;颜如漆墨 - 形容面色苍白如漆。

人道慈悲,谁知恶毒。

  • 诗句解释:世人都称赞他慈悲为怀,却不知他内心其实充满了恶意。
  • 关键词注解:慈悲 - 泛指对他人善良、温和的态度;恶毒 - 指内心的恶意。

蒿篱关猛虎,宽处有威。

  • 诗句解释:就像关在狭窄的篱笆里的猛虎,在开阔的地方也能展现出强大的威势。
  • 关键词注解:蒿篱 - 指狭窄的空间或环境;关猛虎 - 比喻在困境中也能发挥出力量;宽处有威 - 指即便在宽阔的地方也能显示自己的威严。

笔管养苍龙,直中藏曲。

  • 诗句解释:就像用笔管养育着一条苍龙,外表看起来直,实则内有曲折。
  • 关键词注解:笔管 - 指写作用的文房四宝中的笔;苍龙 - 通常指龙的形象或者象征;直中藏曲 - 外表看似正直,内在却暗藏玄机或策略。

喜臧仓沮,不遇鲁侯。

  • 诗句解释:喜欢隐居生活,不愿与世相争,就像臧仓那样不慕名利。
  • 关键词注解:臧仓沮 - 指春秋时期的隐士臧仓;不遇鲁侯 - 表示不喜欢被诸侯召见,宁愿隐居生活。

忍伯夷饥,不食周粟。

  • 诗句解释:忍受饥饿,拒绝吃周朝的粮食,体现了伯夷的高风亮节。
  • 关键词注解:伯夷 - 古代传说中的贤人,以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著称;忍伯夷饥 - 忍受饥饿的考验;不食周粟 - 拒绝吃周朝的粮食以示忠诚。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位老师的形象。作者用“小师写真请赞”开篇,巧妙地将老师置于一个拍照留念的场景中,既展示了老师的外貌特征,也暗示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自我形象的关注。接着,通过“眉似帚粗,面如漆墨”等句,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老师的外貌特征,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其外貌特点的理解和赞赏。

接下来的几个句子,诗人通过对老师的品性进行描写,展现了其内在的品质和精神风貌。“人道慈悲,谁知恶毒”,这句表达了社会上对于老师的评价往往是正面的,但诗人却通过反问的方式,揭示了人们往往只看到老师表面的慈祥,而忽视了他们内心的复杂和矛盾。而“笔管养苍龙,直中藏曲”等句子,则通过比喻的手法,描绘了老师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智慧,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态度。

诗人通过描绘老师的生活态度和选择,展现了他们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坚守。“喜臧仓沮,不遇鲁侯”表达了老师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忍伯夷饥,不食周粟”则体现了他们对原则和信仰的坚守,宁愿忍受饥饿也不接受不公正的待遇。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老师的形象,更表达了诗人对他们人格魅力的敬佩和敬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