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觑了复西观,拄杖重重话岁寒。
带雨一枝花落尽,不烦公子倚栏干。
注释:向东边望去,又向西观望,拄杖重重话岁寒。带雨的一枝花儿落尽了,不必烦公子倚栏干。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通过观察东边的花朵来表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诗中的“拄杖”一词,既表达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东边觑了复西观,拄杖重重话岁寒。
带雨一枝花落尽,不烦公子倚栏干。
注释:向东边望去,又向西观望,拄杖重重话岁寒。带雨的一枝花儿落尽了,不必烦公子倚栏干。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通过观察东边的花朵来表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诗中的“拄杖”一词,既表达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译文、赏析”,要求学生先写出每句诗的意思,然后写出每句的译文,最后写诗句赏析。答题时注意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诗意。 (1) 问如绵里针,答似泥中刺。咆哮二虎吼生狞,各各利牙斤可怖。 问:像细长的针。答:像粘在身上的刺。咆哮:像虎豹一样凶猛地吼叫。 狞;狰狞。可怖;可怕。 (2) 坐却碧峰头,截断当阳路
颂古二十八首其二十七将杖探其水,方知水浅深。 路遥知马力,岁久辨人心。 子不孝,父不慈。 恭而无礼,亲而有疏。 不入惊人浪,难逢称意鱼。 注释: 1. 将杖探其水,方知水浅深 - 拿着拐杖去查看河水深浅。 2. 路遥知马力,岁久辨人心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时间长久才能够辨别人的内心。 3. 子不孝,父不慈 - 儿子如果不孝顺,父亲就不会慈爱。 4. 恭而无礼,亲而有疏 -
注释: 现出虚空眼便花,更教打破事如麻。 直饶指出当堂缝,分明鹞子过新罗。 注释: 现出虚空眼便花:出现虚空的眼界就会看到五彩缤纷的景象,比喻人因心虚、胆怯,而无法看清事情的本质。 更教打破事如麻:即使能够解决眼前的事情,也难以处理像麻团一样纷繁复杂的问题,比喻事物错综复杂。 直饶指出当堂缝:就算把错误指出来,就像在当场修补衣服上的破洞一样。 分明鹞子过新罗:就好像一只鹞子飞过朝鲜半岛
师子咬人,狂狗逐块。释义:比喻坏人互相勾结,狼狈为奸。三十里来方始悟,何似当初莫入去。释义:意指如果当初不进入险境,就不会有后来的觉悟。 诗句原文与注释: - “师子咬人”:这一句通过将狮子比作人,形象地描绘了某种恶人的狡猾和凶狠。 - “狂狗逐块”:同样用动物的比喻来形容那些行事疯狂、无法无天的人。 译文: 师子的凶猛和狗的疯狂是显而易见的。经过漫长的三十里路程后才能明白这一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颂古二十八首 其二十四”这一句,注释是:这首诗是作者为唐代名将李靖所写的赞歌。李靖是唐朝初期著名的战将,曾率军大败东突厥。此诗赞扬李靖不与敌人争锋,而是以智取胜,平定了叛乱。第二句“休争自己与山河”的意思是说:不要争论你我之间的事情,也不要争夺国家江山。第三两句“拨动干戈不奈何”的意思是说:即使用武力也无法制服他。第四句“看取将军施武略”意思是说
注释:说话不邪气,笑也不好看。 拙劣地铺设,精巧地安排。 猢狲拍着板,野老舞三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其中人物形象鲜明,动作生动有趣。 “语不邪,笑不来”中的“邪”字,通常指不正派、不诚实。在这里,它可能是用来讽刺某些人说话不诚恳,让人无法相信。而“笑不来”则是形容这些人的笑非常虚伪,让人感到不舒服。 “拙铺设,巧安排”中的“拙”和“巧”是形容词,分别表示笨拙和巧妙
【注释】 ①戴角:头上戴有犄角的兽类,这里指狮子。②擎头:昂首举头,形容得意洋洋的样子。③丑外扬:指家庭和睦。④知有底人:知道内情的人。⑤去:走。⑥春来:春天到来。⑦百花香:各种鲜花的香味。 译文:狮子头戴牛角昂首挺胸地笑,父子和睦家庭美满,丑事不传于外。不知底细的人啊,你到何处去了?春天一到,花儿依旧盛开,芳香四溢。 赏析: 此诗是《颂古二十八首》中的第六篇。全诗通过描写狮子的形象
译文: 高声呼喊,火焰如火,在炎炎烈日中突然出现。 在这熊熊烈火中,我才能稳坐不动,任由外面雪花纷飞。 注释: - 颂古二十八首: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属于唐诗中的颂体诗。 - 其二十一:指的是这首诗的第二十一首诗。 - 高声拨火招司徒:指高声呼唤,火焰如火般燃烧。司徒,古代官名,这里指火神。 - 火焰炎天蓦面驱:形容火焰炽热,仿佛突然从天而降。蓦面驱,形容火焰迅猛,如同突然从面部驱赶过来一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颂古二十八首》的第16首。全诗如下: 避暑逃寒问是非,不离寒暑少人知。 正中来也无回互,句里藏锋辨者稀。 严天雪,火雪飞,风吹日炙杜阇黎。 注释: - 避暑逃寒问是非,不离寒暑少人知。 -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炎热或寒冷的日子里,人们纷纷寻找躲避的地方,但真正了解这些情况的人却很少。 - 正中来也无回互,句里藏锋辨者稀。 - 这句诗的意思是:真正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注释】 ①譊讹(zhòu é):指假冒伪劣。②献花:这里指赠送花草,借以表示敬意。③龙蛇:指龙凤。④都盖了:指将白纸全部覆盖。⑤干戈:指战争。⑥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揭露了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首句“分明柑橘勿摴(yín)讹”中的“摴”(yín)讹,是指假冒伪劣。次句“献花借水辨龙蛇”,是说有人送花借水,却冒充龙蛇,其目的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第三句“白纸一张都盖了”
注释:群阴即将退去,一阳将要生发,草木园林开始生长。惟有出家人的钵盂没有底,依然盛满饭和羹。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偈子。诗中用“群阴”和“一阳”来比喻自然界的变化,以“草木园林尽发萌”来形容春天的到来。而“唯有衲僧无底钵,依前盛饭又盛羹”则巧妙地将僧人比作春草,用他们不断进食、不断汲取养分的习性来形容春天的生命力。整首偈子语言优美,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注释: 我有一条铁榔头,纵横妙用无人识。 临行拨转上头关,轰起一声春霹雳。 译文: 我有一支锋利的铁榔头,它的妙用无人能识别出来。 临走时我把它转动了一下,发出了一阵春天雷鸣般的声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铁楖𣗖”来表达自己的抱负和豪情壮志。他希望像“铁楖𣗖”那样,能够纵横驰骋,无所不能。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将“铁楖𣗖”比喻为自己的才能和抱负。他希望像“铁楖𣗖”一样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其内容如下: 巨灵抬手空劳力,唯有无心便得开。 无毫拂,是何物,击碎狐疑山鬼屈。 一喝唯言三日聋,谁怜大辩翻成讷。 无孔笛,最难吹,角徵宫商和不齐。 有时品起无生曲,截断行云不敢飞。 无根树,直侵云,枝条郁密盖乾坤。 劫火洞然烧不得,利刀斩处亦无痕。 无面目,担板汉,玩水游山无侣伴。 迦叶门前倒刹竿,文殊剑上全身现。 日面佛,乾屎橛,八两半斤谁辨别。 七斤衫子恰相当
颂古,是宋元时期的一种诗歌体裁,通常以历史典故为题材,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感慨或评论。这首诗是一首颂古诗,通过赞美明镜的清晰,来比喻历史的清晰和公正。 “明镜当台照不差”,意思是说明镜如同站在高处的台,它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事物的面貌。这里的明镜,可以理解为历史上那些正直无私、公正无私的人,他们就像明镜一样,能够看清一切,不受任何干扰。这里的“台”可以理解为国家的权力机构或者社会的规则制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共20字,每句5字。 诗句释义: 1. 东西南北水茫茫:描述了一种广阔的、无边无际的景象,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界的广阔。 2. 无角铁牛入海藏:比喻自己就像一头无角的铁牛,虽然勤劳却无法进入深海之中,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挣扎。 3. 千眼大悲寻不见:形容内心充满了悲痛和绝望,但找不到出路或希望。 4. 倒骑佛殿入僧堂: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困境中的挣扎和无助
注释: 1. 蝴蝶不要留恋旧巢,五百个男子都无可奈何。 2. 欲望之火逼得我无法前行,痴心妄想上白牛车。 3. 门前羊鹿都是比喻,室内的啁喍都是讹误。 4. 蓬㶿臭烟相恼处,出身不用动干戈。 赏析: 这首诗以蝴蝶和白牛车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蝴蝶虽然美丽,但终究要离开旧巢,就像人一样,不能总是停留在原地,要有新的生活。白牛车上的人,可能是诗人自己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