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雨过城闉,日照河堤柳映津。
雨桨差差摇燕尾,千山漠漠散鱼鳞。
长缘绝境关幽梦,尚喜兹游及暮春。
兰蕙未衰桃李在,蜂喧鸟咽莫愁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全诗共八句,内容如下:
东风吹雨过城闉,日照河堤柳映津。
雨桨差差摇燕尾,千山漠漠散鱼鳞。
长缘绝境关幽梦,尚喜兹游及暮春。
兰蕙未衰桃李在,蜂喧鸟咽莫愁人。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 第一句:“东风吹雨过城闉”
- “东风吹雨”描绘了一种天气状况,东风带来了雨水,使得城市的轮廓变得模糊不清。
- “过城闉”意味着雨水似乎要穿越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关键词“城闉”指的是城墙之内的城市。这里表达了一种对风雨中城市景象的新奇感受。
- 第二句:“日照河堤柳映津”
- “日照”描述了太阳光照射的场景,阳光照在河流的堤岸上。
- “河堤”指的是河流两旁的堤坝,通常是人工建造以防止洪水泛滥。
- “柳映津”中的“映”表示柳树的影子映入水中,增添了一种朦胧美。
- 关键词“津”在这里指的是渡口,是连接两岸的重要交通枢纽。
- 第三句:“雨桨差差摇燕尾”
- “雨桨”可能是指用船装载雨水的工具,或者是用来运输货物的小舟。
- “差差”形容船只摇晃的样子,给人一种轻盈而不稳定的感觉。
- “燕尾”可能是指船尾形状像燕子尾巴一样尖锐,增加了船只在水中的稳定性和美观。
- 关键词“燕尾”通常与燕子的尾部形状联系在一起,这里的比喻可能意味着船只在水中优雅地行驶。
- 第四句:“千山漠漠散鱼鳞”
- “千山”指的是很多山峰,强调了山脉的密集程度。
- “漠漠”描述的是天空和山脉之间的景象,给人一种宽广而空旷的感觉。
- “散鱼鳞”形容云彩的形状如同鱼鳞一般散开,给人一种自然景观的美妙感受。
- 关键词“鱼鳞”在这里用来形象化地描绘云层的形状,使画面更加生动。
- 第五句:“长缘绝境关幽梦”
- “长缘”可能是指长久地依附、纠缠的意思,暗示着某种深远的情感或联系。
- “绝境”指的是没有出口的境地,可能是比喻困境或者难以逃脱的局面。
- “关幽梦”中的“关”表示连接、相通,而“幽梦”则指隐秘的梦想或者愿望。
- 关键词“幽梦”可能暗示着某种深刻的情感或回忆,与前面的“长缘”形成了对比。
- 第六句:“尚喜兹游及暮春”
- “尚喜”表示仍然感到高兴或满意,可能是因为这次旅行让人心情愉悦。
- “兹游”指的是这次的旅行,是此次出行的名称。
- “及暮春”中的“及”表示到达或达到的意思,而“暮春”指的是春季即将结束的时候,也就是春天的最后一段时间。
- 关键词“暮春”可能象征着春天的尾声,给人以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
- 第七句:“兰蕙未衰桃李在,蜂喧鸟咽莫愁人。”
- “兰蕙未衰”中的“兰蕙”可能是指兰花和蕙草,这两种植物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
- “未衰”表示仍然保持着生命力,没有凋谢。
- “桃李”可能是指桃花和李花,分别代表着春天和夏天的美丽花朵。
- “蜂喧鸟咽莫愁人”中的“蜂喧鸟咽”形容自然界的声音,如蜜蜂的嗡嗡声和鸟儿的鸣叫声。
- “莫愁人”中的“愁”表示忧愁,而“莫愁人”则是告诉别人不要为一些小事烦恼。
- 关键词“莫愁人”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即使生活中有困难和挫折,也要保持乐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