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塔前,风行草偃。
育王门下,正令重行。
掀翻旧日规模,从教佛祖乞命。
不是第一句,亦非格外机。
寸钉才入木,遍界火星飞。

【注释】

偈颂八首 其七:

多子塔(指阿育王)前,

风行草偃。

育王门下,正令重行。

掀翻旧日规模,从教佛祖乞命。

不是第一句,亦非格外机。

寸钉才入木,

遍界火星飞。

【赏析】

这首偈颂以议论和描写相结合,通过“多子塔”的变迁来比喻人的命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及对理想的追求。

“多子塔前”一句为全诗之起兴,点明题意。“多子塔”是阿育王(公元前150年—公元前132年在位)为纪念他的母亲摩耶夫人而建,塔高五十尺,共一百级,上覆宝盖,有金像,并刻有摩耶夫人的传记。塔前种有许多柏树,每年举行盛大仪式,祈求生育后代。此乃古代印度佛教徒求子的一种宗教活动。诗人在这里借指当时的统治者、当权者。诗人在此设喻,说明当权者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百姓死活,只图个人的享乐,不顾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

第二句“育王门下,正令重行”,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表明这些统治者的所作所为,正是他们所要学习的榜样。第三句紧承第二句,进一步说明统治者们的作为,他们不但没有改正错误,而且把错误的做法推向了极端,甚至不惜向佛祖乞求长生不死,以求一逞。这是对他们所作所为的讽刺与批判。

第四句“不是第一句,亦非格外机”,承上启下,表明这种举动虽然不是他们的第一次做,也不是他们偶然为之的举措,而是他们一贯的行为准则和处事方法。这两句诗是对统治阶级行为的深刻揭露和有力鞭挞,表达了诗人对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和愤慨之情。

末二句“寸钉才入木,遍界火星飞。”是全诗的重点,也是诗人对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深刻揭露和有力鞭挞。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统治者们所干出的事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寸钉才入木”是说统治者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只是小事一桩,但即使是这样的小事也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害。“遍界火星飞”是说统治者们所做的事情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震动和反响,使得整个国家都在动荡不安之中。这两句诗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统治阶级的强烈谴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