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老汉热心肠,一盏粗茶验当行。
回首路傍桥断处,白蘋红蓼映斜阳。
赵州古桥,建于唐代贞观年间,是当时著名的工程。桥的一端连接着老汉寺,另一端通向南大寺。这座桥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也是许多文人墨客游览、作诗的地方。
这首诗是颂古五首中的第五首,通过描绘赵州桥的景象来赞美其建筑之美和历史价值。
“赵州老汉热心肠”,这里用“热心肠”来形容赵州的桥梁建造者——张仁愿。他不仅是一个技艺超群的工程师,更是一个有爱心、关心百姓福祉的人。他的工作热情高涨,用心良苦,使得桥梁的建设能够顺利进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一盏粗茶验当行”。这里的“一盏粗茶”指的是张仁愿在修建赵州桥时使用的简单工具和材料,如木材、石料等。而“当行”则意味着这种简朴的方法在当时是非常合适的。这反映了张仁愿对于工作的认真态度和扎实的基本功,也体现了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回首路傍桥断处”,诗人站在远处回望那座古老的桥梁。当他看到桥断裂的地方时,不禁想起了当年张仁愿辛勤劳作的场景。那时,他正站在桥头,望着前方的道路和远方的风景,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白蘋红蓼映斜阳”,诗人继续描绘赵州桥周围的景象。夕阳西下,晚霞满天,水面上倒映出一片片白蘋和红蓼的影子。这些自然景色与赵州桥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用“白蘋红蓼映斜阳”来形容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赵州桥的美丽,又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赵州桥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桥梁建设者张仁愿的敬业精神、实干态度以及他为后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