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作无为,无说无示。
可以济群,类统万邦。
同六虚,融三际,此是吾家第一义。

【释义】

无为,无所作为;无说,不言语,不说话。

可以拯救民众,统领万国。

与六虚相融合,和三际相交融,这是我们家最根本的事情。

【注释】

偈颂:梵语“偈”是佛教术语,意为“颂”,指佛经中的韵文。“颂”是佛教徒念诵、赞颂佛陀言行的文字。

其三十九:这首诗是禅宗的一首偈颂诗。“偈颂”,即佛家用语,指佛经中的短文。“偈”字原指佛教的唱词或佛经中的韵文,后泛指佛教的诗文或佛理。

无作无为,无说无示:没有刻意去做,也没有言语去表达。

可以济群,类统万邦:可以帮助大众,统一天下诸侯。

同六虚,融三际:与六虚相融合,和谐地融入三个世界。

此是吾家第一义:这才是我们家最根本的道理。

【赏析】

这是一首禅宗的偈颂诗,表达了禅宗对佛学中“无为”“无言”等理念的理解。

诗的前两句“无作无为,无说无示”强调了禅宗的修行方法,即不造作、不做作,也不可随意说话、教导别人。这是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在宁静的境界。

诗的中间两句“可以济群,类统万邦”则进一步阐述了禅宗的理念,即这种修行方法可以帮助广大的众生,使世间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解脱。同时,这种修行方法也能够统领天下所有的国家和民族,使之和谐相处。

最后两句“同六虚,融三际”是对这种修行方法的高度概括,它与六虚(即六种虚空)和三际(即三种界限)相融合,达到了一种至高的境界。这里的“六虚”指的是佛教中的六种虚空境界,即空性、缘起、因果、中道、般若、禅定。而“三际”则是指佛教中的三种界限,即色界、无色界和无所有界。这两种境界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禅宗的核心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禅宗修行方法和理念的阐述,展示了禅宗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它既体现了禅宗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也展现了禅宗在佛教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