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绳拽脱上梅溪,横卧千峰适所宜。
岂谓业缘逃不得,依前拽耙与牵犁。
【注释】
偈颂:佛教禅宗中的一种唱诵佛经或讲法的文体,以韵文形式咏唱,用通俗语言表达佛理。
上梅溪:即梅溪寺,位于江西庐山,是禅宗五祖弘忍的道场。
拽脱:拖出,牵引。
业缘:指因缘,缘分,因果。
逃不得:无法逃避。
依前:依旧、仍然。
拽耙:拖拉农具,比喻劳动。
牵犁:拉着犁头,比喻耕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教义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揭示了人生命运的无奈和无常。
首句“鼻绳拽脱上梅溪”,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挣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决心。这里的“鼻绳”指的是世俗的束缚,而“上梅溪”则代表着心灵向往的地方。诗人通过“拽脱”这个动作,表达了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坚定意志。
第二句“横卧千峰适所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精神世界中的地位和角色。这里,“横卧千峰”意味着诗人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而“适所宜”则强调了这种境界的适宜性和合理性。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姿态,面对世间的一切纷扰,展现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第三句“岂谓业缘逃不得,依前拽耙与牵犁”,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命运和缘分的深刻理解。这里的“业缘”指的是因缘和因果,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诗人认为,无论多么努力地逃脱,都无法摆脱这些因缘和因果的束缚。因此,他只能继续拖着农具,耕种着生活的责任和义务。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接受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鼻绳”、“上梅溪”、“千峰”等意象的运用,以及对于命运和缘分的深刻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和领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无奈和坦然接受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