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度菩萨母,容受一切法。
然于一切法,而离分别相。
分别既离,诸法如如。
蜀江万派朝沧海,闽岭千寻插太虚。

智度菩萨母,容受一切法。

然于一切法,而离分别相。

分别既离,诸法如如。

蜀江万派朝沧海,闽岭千寻插太虚。

诗句释义

  1. 智度菩萨母:描述的是具有智慧和慈爱的菩萨形象,她能够接纳和理解世间的一切法。
  2. 容受一切法:指菩萨对于所有现象和法门都持开放包容的态度。
  3. 而离分别相:表示在对万物的认识中,不执着于任何特定的形态或属性,超越了主观的分别心。
  4. 诸法如如:诸法(所有法)都是真实不变的,没有相对性。
  5. 蜀江万派朝沧海:用蜀地江河众多流向大海的景象,比喻佛法广被传播,如同江水汇入大海一般。
  6. 闽岭千寻插太虚:通过描绘福建山脉高耸入云与天空相接的景象,强调佛教教义的高远和深远。

译文

智者般的菩萨,以宽广的心量接纳世间一切法。
面对这些法,却能超越一切分别和执著。
当分别的念头被彻底抛弃,所有的法都显现出它们本来的面目,那就是真正的、无差别的真理。
四川的江河众多,最终都流向了辽阔的海洋;福建的群山高峻,直插天际与天空相连。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真正的智慧和慈悲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如何看待和接受这个世界的一切。释师范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哲理,即真正的理解和觉悟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而非外在的占有或执着。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