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开碧落松千尺,截断红尘水一溪。
饱食高眠人不到,日从东出又沉西。
【注释】
颂古:指唐李峤《松树》诗:“岁寒更劲节,霜降复凌秋。”
冲开:冲破。碧落:天上云气。
碧落松千尺:形容松树高耸入云。
截断:阻断。
红尘:尘世。
水一溪:小溪。
饱食高眠人不到:意思是说,只有到了深山老林的隐士才懂得欣赏这松树的清雅之美。
日从东出又沉西:太阳在东方升起后,又在西方落下。
赏析:
此诗为诗人自咏松之志趣。诗人以天象来喻人世,将“松”人格化,并赋予它以人的品格和行为,这是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首句“冲开碧落松千尺”,是写松树直上青天,其气势可冲开满天云霞,形象地写出了松树的高大挺拔。
次句“截断红尘水一溪”,是写松树横生,其枝干纵横交错,形成一片片的绿荫,使人间的喧嚣都退避三舍。
第三句“饱食高眠人不到”。诗人借松树的高洁傲岸,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
末句“日从东出又沉西”,是写日出日落的自然循环规律。诗人借此表明自己虽身处红尘之中,却能像松树一样超然物外,不受外界干扰。
诗人以松树的高大、横生、高洁等特征,来比喻自己的志趣和品格,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