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看白云去,暮骑黄犊归。
山穷桥断处,鹭鸶那得知。
【注】
黄牛:指耕牛。
政:通“正”,正是、恰如其分地。
赏析:
《政黄牛赞》: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写自己对黄牛的喜爱之情。全诗共四句,第一句写早晨看到白云,傍晚看见黄牛归来;第二句写山穷水尽的地方,黄牛能到达;第三句写鹭鸶不知道黄牛的厉害;第四句说只有自己是知道黄牛的厉害的。全诗用意深刻,寓意丰富。
朝看白云去,暮骑黄犊归。
山穷桥断处,鹭鸶那得知。
【注】
黄牛:指耕牛。
政:通“正”,正是、恰如其分地。
赏析:
《政黄牛赞》: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写自己对黄牛的喜爱之情。全诗共四句,第一句写早晨看到白云,傍晚看见黄牛归来;第二句写山穷水尽的地方,黄牛能到达;第三句写鹭鸶不知道黄牛的厉害;第四句说只有自己是知道黄牛的厉害的。全诗用意深刻,寓意丰富。
【注释】: 1. 毡拍板,无孔笛。毡拍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羊皮制成的,拍打时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笛子是竹制的,吹奏时发出悠扬的旋律。两者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响效果。 2. 省要乞一言,虚空轰霹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节奏和音调,以达到和谐的效果。 3. 临机不解,转身又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遇到突然的变化或者突发的情况
【注释】 宣:宣布。兴化:唐代宗室支派,以宣城(今安徽宣城)为郡。问答图:即《宣和画谱》所载之《宣和画谱》卷五“宣和画谱”中的《宣和画谱》。庆会:指君臣欢聚庆贺。豁:开。全机:万事皆通的意思。百亿:形容极多。乾坤:指天地之间。光辉:光彩照耀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通过赞美宣纸的质地、色泽和神韵,表达了对宣纸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诗人用“庆会”二字,把宣纸放在君臣欢聚庆贺的场合下赞颂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前两句写冤仇和债主的相遇,中间两句写双方矛盾冲突的原因,最后两句写双方和解的过程。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冤有头”是说:仇怨有原因。“债有主”是说:债务有欠方。“天然欲访庞翁”是说:天生要见这个老翁。“恰好撞著此女”是说:恰恰遇见了这个女子。“揣尽家私,瓜甜蒂苦。”是说:把家里的全部财产都拿出来,结果却得到了不甜的瓜果,原因是:把甜的瓜蒂也挖出来吃掉了
注释 - 肃宗:指唐朝皇帝李亨,即唐肃宗。 - 问忠国师:指的是向忠信的和尚询问关于调御之道。 - 十身调御图赞:一种道教修行方法,意指通过修习“十身调御”,以调和身心,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 万乘:古代帝王的尊称,指代皇帝。 - 垂衣而治:形容皇帝不亲自过问政事,而是让大臣们处理国家大事。 - 答处太颟顸:回答得太过马虎,没有认真对待。 - 十月清霜重:描绘了深秋时节,寒气逼人的景象
【注释】参药山:即药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图赞:指绘画作品的题赞。黑豆:形容黑云。 青松:松树。癯然:瘦削的样子。老比丘:年老的和尚。吾无隐:我无处躲藏。云水曲周遮:指佛教中所说的云遮雾绕的神秘境界。周遮:遮蔽。傍人眼里花:指佛家的花果世界。 译文及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药山景色之神奇、美丽和神秘。 首句“黑豆数无穷”形象地描绘了药山上空浓密的云雾,仿佛是无尽的黑豆。这里的“黑豆”既指自然界中的云
【解析】 此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藏头露影问来由”意思是:你隐藏的身影,究竟是从何处而来?“却把西江尽力酬”意思是:我却要用西江水来尽情地报答你。“回首眼空天地窄,不知身在御街游”是说,我回头望去,天地好像都变得狭窄了,自己却像飘浮在空中一样,不知道身在哪里。 注释中涉及的关键词有:庞居士、马大师、图赞、西江、御街。赏析中应抓住关键词展开,如“庞居士”是这首诗中的人物
这首诗描述了庞居士全家外出求神拜佛的场景。诗中的关键词“图赞”表示寻求帮助和祝福。 第一句:“神出鬼没,接响承虚。” 这里的“神出鬼没”形容庞居士的家人们行动神秘莫测,如同神仙一样不可捉摸。而“接响承虚”则形容他们的行为灵活多变,善于应对各种情况。 第二句:“这一火络,邪法难扶。” 这里的“火络”可能是指一种强大的法术或者势力,而“邪法难扶”则表示这种力量强大到无法被轻易抵挡或消除。
【注释】 黄檗:即黄檗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中曹洞宗的别称。礼佛掌宣宗图赞:是黄檗禅僧对唐宣宗所作的颂诗。 七赤之躯:指宣宗皇帝的体貌特征。 额有圆珠:额头上像圆珠一样明亮发亮。 问著便掌,胆大心粗:意思是说,宣宗皇帝一见到禅师就敢于下拜,其胆量和心胸都十分粗犷豪放。 不是大中天子:意谓不是正统的天子。 几乎唤马作驴:比喻宣宗皇帝昏庸无能,连马都不如。 大家水底按葫芦
【诗句释义】 文宗问:终南山的蛤蜊瑞相图赞。 译文:皇上询问终南山的蛤蜊瑞相图赞美之词。 注释:终南山,是唐代长安附近的一座名山,以秀美著称。蛤蜊,这里指蛤蜊图,即蛤蜊形的图画。文宗,唐武宗李炎(814—846年)的年号是会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得到皇帝的赏识后写的一首应诏诗。诗中“人言大士应身,我也疑他真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赞赏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时
【注释】 初而欣:起初很欣赏。久而厌:久而久之就厌倦了。明月夜光:指月亮在夜晚的光辉。多逢按剑:多次碰上持剑的人。信得及:相信能够实现。自有灵验:自然有灵验。 【赏析】 这首诗是写一个和尚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向往清静的生活。首句“光禅者请赞”,光禅师请赞颂。诗人以禅宗的空寂之境为背景,通过描写光禅师与俗世的交往来表现其对名利的淡泊和超脱。次句“初而欣,久而厌”是说开始的时候,他对世俗生活感到高兴
【注释】 日暖:天气温暖。 跨驴:骑驴。 溪桥:山间小溪上的桥梁。 款行:慢慢行走。 寸草:指小草,比喻嫩芽、嫩苗等。 遭攧处:跌倒的地方。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诗人在春日里骑马游山的图景。 首句写“日暖”,次句说“溪桥”,都是点明时间,地点。 三、四两句写诗人在游览中的感受。“因思”二字表明这是一首即兴诗,是诗人一时有感而发的。他想到自己曾在这里跌过跤,因此,看到这寸草不生的“遭攧处”
良遂见麻谷赞 良遂:指良遂这个人。麻谷,指麻姑,传说为东汉时期的仙女。 赞:即《麻姑山》一诗的序言。 闭户复携锄,云深路更迂:闭门隐居的人,又拿着锄头去耕种。因为云雾浓重,道路弯曲难行。 须知形影外,肝胆向人输:要知道你的身影在影子之外,你的肝和胆都在向别人敞开。 注释:良遂,这里指诗人自己,良遂这个人喜欢隐居山林,过着耕读的生活。麻姑,传说中的神仙,住在遥远的麻姑山。赞
丹霞遇庞公赞 邂逅漉篱翁,言谈耳又聋。 不知何处去,破帽裹西风。 注释: 1. 邂逅:偶然相遇。漉篱:用竹筒滤酒的一种工具,也指酒肆。 2. 耳又聋:形容耳朵听不清或听不见。 3. 不知何处去:不知道该去哪里。 4. 破帽裹西风:头上戴着破旧的帽子,裹着西风吹来的冷风。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诗中描述了李白在与友人偶遇时的情景,以及他对友人离去时的心情和态度。
【注释】 宗庵主赞:这是一首自述诗,作者自称姓张。宗庵,即宗庵禅师,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好友,与贾岛、刘长卿等有很深的交谊。这首七绝写自己一生坎坷,生活清苦,却要忍受世俗的歧视和污蔑,表现了作者的刚直不阿。 袈裟裹草鞋,赤脚桐城走:僧人穿袈裟,用草鞋赤着脚在桐城中行走,形容穷困。 只者破生涯,抵死扬家丑:这两句是说,自己一生贫困潦倒,穷得连饭都吃不饱,还要忍受世人的歧视和侮辱。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找出诗中的“关键词”,然后结合自己积累的知识进行解读,注意不要遗漏题目所给信息句。本题中,“南岳”是湖南衡山的别名;“修首座赞”是指祝融峰顶寺里的和尚;“云雾”“烟霞”指山上缭绕的云彩和飘忽的彩霞,这里借喻和尚修行时的境界;“祝融”是古代传说中的南方火神,此处代指南岳;“几度”意为多次
君子有所思 孤舟万里,在波涛之中航行。 委命于危流,表示忠诚和担当。 注释: - 君子:指的是诗人自己,表达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 - 有所思:表示诗人心中有许多思念和感慨。 译文: 孤舟万里,在波涛之中航行。 忠诚于事业,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孤独的旅程中,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仍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责任,展现了他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