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叶当时性燥,下得一椎。
莫道文殊三处度夏,直饶黄面老子别有神通,也须脑门着地。

【注释】

偈颂:佛教中一种以韵文的形式来宣扬佛理的诗歌。

迦叶(jié):释迦牟尼的得法弟子,姓乔达摩,名迦叶。

性燥:性情急躁。

下得一椎(zhí): 用木杖敲一下。

三处度夏:指三种修行方法或地方。

黄面老子:指禅宗祖师,即达摩。

别有神通:具有特别的方法。

也须脑门着地:意思是说即使是黄面的老子(即禅宗大师)也有他独特的方法,也需要在头骨上磕一下才能开悟。这里“脑门”比喻指开悟。

赏析:

这首偈颂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它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寓言,表达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理解。故事讲述的是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用木杖敲打地面,使众人觉悟的故事。作者借用这个故事,来表达禅宗的修道方法和特点。他认为,无论是哪种修行方法,都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来达到觉悟的目的。即使禅宗的大师们也不例外,他们也需要在头骨上磕一下才能开悟。这个故事和观点,都充分体现了禅宗的思想特色。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禅宗的普遍认识和接受情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