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林叶堕,塞雁声寒。
见成公案,大难大难。
百杂碎,铁团圞,和风搭在玉阑干。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歌的意境、主题等,同时注意要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解,体会诗句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首先,“溪林叶堕”句的意思是:树林中的树叶纷纷飘落。这句是写景,营造了一幅深秋时节落叶纷飞的画面。其次,“塞雁声寒”句的意思是:塞外的大雁传来阵阵哀伤的鸣叫,声音寒冷而凄凉。这句是写景,描绘了塞上大雁的悲鸣,表现了诗人对国家边塞的忧虑。最后,“见成公案”句的意思是:看到那已经定案的案情。这句是说看到已经结案的案件。这里指的是诗人看到朝廷对安禄山之叛案的审理结果,认为朝廷的判决不公正不公平,有失公道,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深深忧虑。最后一句“百杂碎,铁团圞,和风搭在玉阑干”,是全诗的结尾,意思是:百种琐碎的事情,就像一团乱石一样,被一股清风托起搭在玉石栏杆之上。这句是写景,以物喻人,比喻那些琐碎的小事,如同乱石一般,被一股清风拂过,显得更加清雅脱俗。

【答案】

溪林叶堕

深秋时节,树林中的树叶纷纷飘落地面

塞雁声寒

听到塞外传来的哀伤的鸣叫,声音寒冷而凄凉

见成公案

看到朝廷对安禄山之叛案的审理结果,认为朝廷的判决不公正不公平

百杂碎,铁团圞,和风搭在玉阑干

百种琐碎的事情,就像一团乱石一样,被一股清风拂过

赏析:

首联点明时间与环境。“溪林”“塞雁”两处意象分别营造出一种凄苦的气氛。“溪林”指深秋时节的山林树木,“坠叶”即秋天落下的树叶,“塞雁”则是指塞外传来的哀伤的鸣叫。两句连起来描绘出深秋时节山林树木一片衰败的景象,同时传达出诗人对时局的担忧之情。

颔联通过对比来表达对朝廷处理安禄山之叛乱事件的不满。朝廷对安禄山之叛案的审理结果是“见成公案”,即已经结案的案件。这一句暗含了诗人对朝廷判决不公正公平的强烈不满和担忧。

颈联进一步描绘朝廷处理安禄山之叛乱事件的不公不义。“百杂碎”指的是朝廷处理安禄山之叛乱事件的种种琐碎事务,“铁团圞”则是指这些琐碎事务像乱石一般混乱不堪。“和风搭在玉阑干”则是用物喻人,将那些琐碎的小事比喻成被一股清风拂过的乱石,形象地表现出这些琐碎事情的清雅脱俗,同时也暗示了朝廷对安禄山之叛乱事件的处理并不公正公平。

尾联通过对朝廷处理安禄山之叛乱事件的方式的描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处理此事的不满和担忧。“百杂碎”,“铁团圞”都是形容朝廷处理此事的种种琐碎事务,而“和风搭在玉阑干”则是以物喻人,形象地表现出这些琐碎事情的清雅脱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