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掩室于摩竭,因甚坐在者里。
炷拜勤渠,齐之以礼。

【注释】:摩竭,梵语Maha^sila的音译。“摩竭”意为“大”,指佛陀所住的“祗树给孤独园”。

“掩室”,即入灭,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在成道后,曾于鹿野苑为众弟子说法,并示现入灭。

“因甚”,即什么缘故,为什么。

“坐者里”,即座中。“者里”与“座”同义。

“炷拜”,古时以香木为燃料,烧燃香烟以示虔诚。这里指上香。

“勤渠”,指恭敬地供养佛陀。

“齐”,即和,统一,这里指统一于佛法,统一于佛性。

【赏析】:本首偈颂是《偈颂二十四首》的第九首。

这首诗主要讲述的是释迦牟尼佛入灭后,弟子们如何修行,如何供奉佛祖。

“摩竭”是指佛陀所居住的地方,也就是“祗树给孤独园”。

“掩室”指的是佛陀入灭后的火化仪式,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葬礼方式,象征着佛陀的涅槃和解脱。

“因甚坐在者里”,意思是说,为什么大家都要坐在那“者里”呢?这里的“者里”就是佛陀所说的“般若波罗蜜”的场所,也就是智慧之门。

“炷拜勤渠”,这里的“炷拜”是指弟子们上香祈福,表示对佛陀的敬仰和怀念。而“勤渠”则是指弟子们的修行,通过修行来追求智慧和觉悟,以此来纪念佛陀的教诲和教导。

“齐之以礼”,这里的“齐之以礼”意味着弟子们要以礼仪的方式来表达对佛陀的尊重和怀念。这种礼仪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是一种内心的修养和提升。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弟子们在佛陀入灭后的修行方式,以及他们对佛陀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这种修行方式和情感表现,体现了佛教徒对于佛陀教义的深刻理解和践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