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自知无答处,却将柏树当门庭。
摇风摆雨经年久,不似松根有茯苓。

有问自知无答处,却将柏树当门庭。

注释:

  • 有问自知(意有所悟):对问题或疑惑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 无答处(意有所悟):对问题或疑惑无法回答或解答
  • 柏树当门庭:比喻自己闭门不出或与世隔绝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正觉的一首五言绝句,通过对“有问自知无答处”和“却将柏树当门庭”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一种独特见解和态度。首句“有问自知无答处”描绘了诗人面对疑问时内心的迷茫和困惑,暗示着诗人在思考中逐渐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然而,这种领悟并没有让他找到答案,反而使他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助。次句“却将柏树当门庭”则通过对比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状态,象征着他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选择了一条孤寂的道路。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真理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它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哲学的思考和探索,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