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自知无答处,却将柏树当门庭。
摇风摆雨经年久,不似松根有茯苓。
有问自知无答处,却将柏树当门庭。
注释:
- 有问自知(意有所悟):对问题或疑惑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 无答处(意有所悟):对问题或疑惑无法回答或解答
- 柏树当门庭:比喻自己闭门不出或与世隔绝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正觉的一首五言绝句,通过对“有问自知无答处”和“却将柏树当门庭”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一种独特见解和态度。首句“有问自知无答处”描绘了诗人面对疑问时内心的迷茫和困惑,暗示着诗人在思考中逐渐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然而,这种领悟并没有让他找到答案,反而使他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助。次句“却将柏树当门庭”则通过对比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状态,象征着他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选择了一条孤寂的道路。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真理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它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哲学的思考和探索,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