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四夷拜舞,八表宣传,笑看红日上阑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每个诗句的内容,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之一,全诗为: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释:

①嗟:惊叹词。②咨嗟:叹息的声音。③太白:指岷山,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④鸟道:指山间小道。⑤太华:指华山。⑥六龙:传说中黄河的六条巨龙。⑦纡(yū):曲折。⑧回川:环绕的河流。⑨黄鹤:传说中的神鸟;传说中汉初仙人王子乔乘此鸟飞升成仙。⑩扪:用手触摸。⑩胁(xié):肋骨。⑩胁息:屏住呼吸,形容极其恐惧的样子。12参:指星名,属井宿。井:地名,在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东南。⑩胁(xié):肋骨。⑩胁息:屏住呼吸,形容极其恐惧的样子。?侧身西望:斜着身子向西望去。16子规:即杜鹃,叫声凄厉,古人以为其鸣声催人泪下。哀伤之声,故称杜鹃为子规。⑩愁:愁苦。空山:空荡荡的山。

这首诗描绘了蜀道之难,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当时统治者的讽刺。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瑰丽的语言塑造出一幅色彩鲜明、气象万千的画面,成为古今传诵的佳作。

【答案】

①鸢(老鹰)飞戾天,鱼跃于渊。②鸢(老鹰)飞戾天,鱼跃于渊。②鱼(鲤鱼)跃于渊,水击三千里。③鱼(鲤鱼)跃于渊,水击三千里。④鱼(鲤鱼)跃于渊,水击三千里。

译文:

老鹰飞向高空,鱼儿跃进深渊,四方八表的人们拜舞致敬,欢呼笑语声中太阳已升至最高处。

赏析:

本诗是李白借咏叹蜀道之艰难险阻来表达对当时统治者的荒淫腐化和社会黑暗的不满。

首联“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两句写蜀道的险峻。这里把“鸢”(即老鹰),“鱼”(鲤鱼)作为代表自然界中的飞禽走兽的意象。这两句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蜀道地势之险和道路之艰,为下文写蜀道之难作铺垫。

第二联“四夷拜舞,八表宣传”两句写各地诸侯对蜀王的拥戴和赞颂。“四夷”“八表”都是指全国各地和边远地区。“拜舞”、“宣传”等字眼都表现出人们对于蜀王的敬慕和拥护。

第三联“笑看红日上阑干”两句写蜀王登上城楼观看壮丽景色的情景。“笑看”二字流露出蜀王对自己统治地位的自得和满足之情。“红日”一词则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形成鲜明的画面效果,也暗含着蜀王对蜀地的热爱和骄傲之情。

第四联“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两句描写蜀地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地崩山摧壮士死”一句既写出了蜀地地势之险峻、环境之恶劣,也表现出人们对蜀王统治的认可和赞扬。“天梯石栈相钩连”则通过描写蜀王修筑的栈道和桥梁等交通设施来进一步衬托蜀王治理下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和人们的安居乐业的生活状况。

第五联“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两句描写蜀王统治下的交通状况。“六龙回日之高标”既指蜀地修筑的高楼大厦,也象征着蜀王的地位和权威;“冲波逆折之回川”则通过描述蜀地河流湖泊的弯曲曲折的水流情况来突出蜀地地形复杂多变的特点。

第六联“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描写蜀地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既表达了蜀地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特点;“猿猱欲度愁攀援”则通过描写蜀地猿猴等动物攀爬树木的形象来进一步突出蜀地生态环境的优美和独特之处。

第七联“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两句描写蜀地山路崎岖曲折、难以通行的特点。这里的“青泥”指的是山间小路或泥泞不堪的道路;“百步九折萦岩峦”则通过形象地描绘山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情况来突出蜀地山路的险峻程度。

第八联“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两句描写蜀地天文地理的独特之处以及人们在面对这些自然奇观时所表现出的敬畏之情。“扪参”是指仰望星空;“历井”是指观察天象;“仰胁息”则是形容人们在面对这些自然景观时所感受到的震撼和敬畏之情;“以手抚膺坐长叹”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对这些自然奇观的赞叹和感慨。

第九联“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两句描写蜀地山川之美以及人们对其向往之情。“西游”一词既指蜀地,也指外出旅行或探险之旅;“畏途巉岩不可攀”既表达了蜀地地势险峻的特点,也体现了人们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决心;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十联(结联)“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两句描绘了蜀地自然环境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氛围。“悲鸟号古木”既描述了鸟儿欢快地歌唱的情景,也展现了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局面;“雄飞雌从绕林间”则通过形象地描绘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和觅食的场景来进一步突出蜀地生态环境的美丽和宁静。

这首诗通过赞美蜀地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当时统治者的讽刺和批判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