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山中风物和,不妨老子小婆娑。
竹亭晴坐燕泥少,花径晓行蛛网多。
云表危峰干北斗,道傍古树识东坡。
匡庐深处堪归隐,岁月澜翻奈老何。

首夏山中风物和,不妨老子小婆娑。

竹亭晴坐燕泥少,花径晓行蛛网多。

云表危峰干北斗,道傍古树识东坡。

匡庐深处堪归隐,岁月澜翻奈老何。

注释与赏析

1. 首夏山中风物和

  • 注释: 首夏,即初夏时节。山中风物平和,自然风光和谐。
  • 赏析: 诗人通过“风物和”描绘出一幅夏日山中的宁静景象,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和谐。

2. 不妨老子小婆娑

  • 注释: “老子”在这里可能指代作者自己或其对某种生活态度的象征性表达,“小婆娑”形容轻松自在地舞动。
  • 赏析: 诗人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即使身处简朴的环境中,也能享受生活的乐趣,展现内心的自在与从容。

3. 竹亭晴坐燕泥少

  • 注释: 在竹制亭子中,雨后晴朗的日子里,燕子很少停留。
  • 赏析: 这一句描绘了夏日清晨的宁静场景,反映出诗人追求心灵平和、远离纷扰的理想状态。

4. 花径晓行蛛网多

  • 注释: 早晨走在花径上,发现蜘蛛网很多,暗示着季节的变化。
  • 赏析: 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生动性,也反映了自然的动态变化和生命力。

5. 云表危峰干北斗

  • 注释: 从云层之上可以看见山峰直插云霄,甚至触及北斗七星。
  • 赏析: 这句运用夸张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叹。

6. 道傍古树识东坡

  • 注释: 道旁古树见证了苏轼的足迹。
  • 赏析: 此句既表现了对古代文化名人的敬仰,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前辈智慧的借鉴。

7. 匡庐深处堪归隐

  • 注释: 匡庐(庐山)深处是理想的隐居之地。
  • 赏析: 此句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避世之所,也是他诗歌创作灵感的来源之一。

8. 岁月澜翻奈老何

  • 注释: 时光流逝,无法阻挡衰老的自然规律。
  • 赏析: 结尾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认识与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